-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冀 教版九上《相见欢》word教学设计.doc
《相见欢》教学设计
认知目标:把握词作主旨,体会李煜词作写愁情的绝妙之处,并积累这些写愁词句。
能力目标: 学会品字析句,鉴赏诗词。
体会词作中写愁情的绝妙之处,能将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身世,体会作者的愁苦情绪。
教学重点和难点 :品字析句,鉴赏诗词。体会词作中写愁情的绝妙之处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一个清冷的深秋之夜,一位双鬓斑白、面容憔悴的男子,踏着深院中满地的梧桐落叶,独自登上西楼,他默默无言,面对深院中紧锁的重门,面对树枝上稀疏的秋叶,面对如钩的寒月,面对故国三千里地山河,他禁不住泪流满面,只听他吟诵道:…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学生:李煜
教师:大家对李煜了解多少呢?
明确:他是南唐后主、词中帝王的李煜。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身囚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忍屈负辱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赐酒毒死。李煜不是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词以被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其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二、学生自由朗诵词作,进一步体会词作感情。
三、让学生给词作加词题。(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把握主旨)【小组自由讨论】
明确:词题必须扣住“离愁”。【板书】这不是一般意义的闺房中的相思之愁,也不是游子的羁旅之愁,而是一种深深的怀念故国的愁绪。
四、教师:解析
“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
“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
“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若是常人,道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五、学生诵读过关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诵读情况
二、具体研读、品字析句鉴赏词作
教师:大家看看除了意象之外,还有哪些字词有助于表现主旨?
明确:“无言”、“独”、“寂寞”、“锁”
“无言”、“独”——因为是独上、自然无人共语,但更表现了后主内心的情绪、他的痛苦无人与说,也不愿与人说,说了又有何用?又有谁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呢?从“无言”、“独”可看出后主那孤独、寂寞的身影。
“寂寞”、“锁”——并非梧桐寂寞,而是人;被锁者并非清秋,而是人。被锁深院中的人,悲愁无尽,只有清冷的秋天相对,怎会不感到寂寞。“锁”字暗点了身世。这涉及到一种修辞手法:移用。
三、解愁
这首词被誉为千古名篇,不朽之作,那么这两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更是历来为人所称道,同学们看见这一句,肯定会想起许多类似写愁的句子,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教师问:那么这些写愁的句子都有个共同点,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明确: 它们将抽象的感情写得生动、形象、具体。
教师:这几句中哪一句所表达的愁更深一些?
明确:“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句用无形的事物比喻无形的情感。这种滋味很不好受,说它是苦的、辣的、酸的、甜的,似乎都有那么一点,但又都不是,它似乎不可捉摸,但又隐约感觉得到;似乎未曾经历,又似曾相识,说不清,道不明。
那么这种难以说破、又无法说破的情感正说明了作者体验之深,愁情之苦。
四、小结:
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对故国山河深深的眷恋相思之情。
五、歌曲欣赏:
教师:这首词写得极其自然,没有一丝刻意修饰的痕迹,却将那份亡国之后的愁苦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那让我们重新饱蘸一份浓浓的深情来再次聆听后主那愁肠的心曲。
六、作业:背诵这首词。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下《忆冼星海》word教案.doc
- 2012(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下《敬业与乐业》word学案.doc
- 2012(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下《木兰诗》word导学案.doc
- 2012(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下《登泰山记》word教学设计.doc
- 2012(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下《登泰山记》word教案.doc
- 2012(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下《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word教案.doc
- 2012(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下《苏州园林》word导学案.doc
- 2012(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下《谢道韫咏絮》word教案.doc
- 2012(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下《陈涉世家》word复习学案.doc
- 2012(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下《陈涉世家》word教案.doc
- 新疆HIV-1慢性感染者血浆中和能力筛查及临床意义探究.docx
- 新疆油田油泥微生物降解处理技术:机理、应用与展望.docx
- 新加坡基础教育真实性学习理念的实践与启示:理论、实施与展望.docx
- 新型光敏剂HCE6介导光动力治疗胆管癌的实验探究与机制解析.docx
- 新常态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变革与突破:机遇、挑战与发展策略.docx
-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的多元路径与实践探索.docx
- 新课标引领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新探.docx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居民慢性病经济风险控制的深度剖析与策略优化.docx
- 新疆财政支农资金投资效益:现状、问题与提升路径.docx
- 新型P14大鼠气管插管吸入麻醉模型与箱式模型的多维度对比及应用前景探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