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阴阳家(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齐国的邹衍 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 纵横家:著名的有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 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淮南子》 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代表人物:许行 小说家:记录民间街谈巷语的人 孔庙 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及时巩固 1.认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 有之,这反映了孟子 A.“仁政”的思想 B.“民本”的思想 C.“性本善”的思想 D.“致良知”的思想 2、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克己复礼 B、宽刑薄赋 C、仁 D、民贵君轻 3、问题:“The river carries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这句话最早见与中国哪位思想家的著作? 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小 结: 我仁; 我义; 我以柔克刚; 我顺其自然; 把他们全抓了。 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有: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有: 代表小生产者的有: 诸子百家的阶级性 老子、庄子、孔子 孟子、荀子、韩非子 墨子 一个时期: 一种局面: 四大学派: 六大思想家: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儒、道、墨、法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墨子 * 人教版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线索: 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3课 宋明理学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 中国古代的主要朝代: 夏 商 西周 东周 秦 汉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宋 元 明 清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百家争鸣 儒学成为正统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儒家思想的发展线索: 先秦—产生和初步发展; 秦朝—沉重打击; 汉朝—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新发展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含义 2.原因 3.派别代表 4.影响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2、孟子 3、荀子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1、道家学派——老庄之学 2、法家学派集大成者——韩非子 3、墨家学派——平民利益的代表 1.“百家争鸣”的含义 所谓“百家”,泛指数量多。 《汉书·艺文志》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十家九流) 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 补充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大变革 ①经济上:井田制瓦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教育学术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合作探究: “诸子百家”为什么要争论辩难?有什么深刻的社会原因? “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代表 代表人物 主要流派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子、孟子、荀子 老子、庄子 商鞅、韩非子 墨子 合作探究: 百家争鸣对中国有何重大历史影响? ①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你对孔子知多少? 1、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 姓孔,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因不满统治者作为,他周游列国,晚年回国潜心办学和著述。他对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他先后传授弟子三千人,学业优秀者七十二人,时称“七十二贤”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春秋》后称“五经”,他的言行载于《论语》一书。孔子被后人称为“至圣”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论语·为政》 1、孔子 (1)孔子的生平 (2)孔子的思想主张 阅读下列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ML实用技术教程 第17讲(XSLT转换).ppt
- XX公司发展战略中期报告.ppt
- yhch8运算放大器.ppt
- ylx42合成抗菌药.ppt
- YQJ系列高性能混凝土引气剂.ppt
- zcl均值不等式竞赛.ppt
- zzz维护财产权(第一课时).ppt
- z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ppt
- 阿司匹林——_冠心病患者福祉.ppt
- 癌痛评估疼痛护理单应用-冯丽媛.ppt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