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人 教版必修二《诗经.氓》word说课稿.doc
《诗经 氓》说课稿
第一环节:确定目标
一、《课标》摘引:
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课标》分解分析:
行为动词:体会、理解、背诵
核心概念: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
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独立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可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疏通诗意,但不应把讲解文言知识作为重点。学生对《诗经》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但对作品中所包含的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尤其是对其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缺少认识。教师要带领学生以诵读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引,以语言活动为基本探究手段来深入研读文本,挖掘其丰厚的思想、艺术价值。
三、制定教学目标
1.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学会从小角度入手探究诗歌的主题及情感,并能用历史的眼光对作品的内容价值作出评价。
2.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其作用。
3.在反复诵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重点语段做到当堂成诵。
第二环节:落实目标
导入:同学们在初中曾经学习过《诗经》中《关雎》和《蒹葭》,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关雎》。(师生齐背)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美好爱情的诗篇,被人们传唱千古。然而作为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诗经》中的内容绝不仅仅是表现美好情感的。因为现实生活中除了美好还有丑陋,除了和谐还有征战,除了团圆还有别离,除了痴情还有抛弃,除了两情相悦还有始乱终弃!本课所选的两篇课文表现的就是这些不太美好的情感,但丑陋同时也是一种揭露,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先来学习本课第一篇文章《氓》。
一、自学释疑,疏通文意。
1、老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标出重点字音并体会四言诗独特的节奏美。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结合注释,用圈点勾画法翻译课文。小组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随时解决问题。
3、教师集中点拨共性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等句的含义。
请大家齐读课文,在齐读中再次注意体会四言诗铿锵、整齐的节奏美。
二、训练操作,感知内容
文中共写到三次“笑”,请默读课文把它们找出来,思考每次笑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用批注法在文中写出来,5分钟后在班上展示。
明确:
第一处:“氓之嗤嗤,抱布贸丝”——憨厚的笑,氓在追求女子时表现得极为忠厚老实,从而获得了女子的芳心。
第二处:“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幸福的笑,女子等待心爱的男子来迎娶自己,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憧憬。
第三处:“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讥讽的笑,女子的兄弟看到女子被丈夫抛弃不仅没有同情反而对她进行无情的嘲讽,反映当时社会男尊女卑的现实,更揭露了当时社会女子悲惨命运的根源。
小结:前两次笑都发生在婚前,表现的是两人爱情的甜蜜,第三次笑发生在婚变之后,表现的是女子被抛弃且无人同情的悲惨命运。请大家带着感情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情感的变化。
三、合作交流,反馈矫正
在朗读中大家可以体会到,随着女主人公命运的变化,文章的情感也在发生着变化。其实本文情感的变化还可以通过一个细节表现出来,就是女子对氓的称呼变化。请大家再次深入文本找出相关语句仔细品读,小组交流合作,分析每一种称呼背后所包含的情感。
明确:
称呼一:氓。故事的开头,不带过多的感情色彩,属于客观称谓。
称呼二:子。对男子的美称。两人已约定终身,此称呼充满爱恋之情。“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称呼三:复关。以地名代人名。表现女子对男子用情之深,爱屋及乌。“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称呼四:尔。你。两人婚事已成,此处可理解为女子对男子的一种亲近称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称呼五:士。对男子的统称。女子由个人的不幸遭遇,引发对所有女性命运的反思,对男权社会提出质疑和批判。带有可贵的启蒙意识。“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此环节,由教师设计语言活动,全体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在交流和展示中进行反馈矫正,教师及时点拨,在理解文章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个性评价。)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对典型语段进行美读,要求学生要读出独特的生命体验,读出个性,并能对重点语段做到当堂成诵。
四、深入探究,分析写法
本文在塑造人物方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氓的薄情寡义和女子的坚贞忠诚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除此之外,文中的景物描写也很有特点,文章对“桑”的描写出现两次,对“淇水”的描写出现了三次。请结合语境分析,这几处景物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次写到“桑”,运用比兴手法。用桑叶由绿变黄暗示女子的婚变和女子容颜的衰老。
三次写到“淇水”,结构上形成照应。内容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上 海教育版八上19.6《轨迹》word学案.doc
- 2012上 海教育版八上19.9《勾股定理》word学案.doc
- 2012人 教版七上《世界的气候》word教案.doc
- 2012人 教版七上《人口与人种》word教案1.doc
- 2012人 教版七上《发展与合作》word教案.doc
- 2012人 教版七上《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word学案.doc
- 2012人 教版七上《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word学案.doc
- 2012人 教版七上《大洲和大洋》word教案.doc
- 2012人 教版七上《大洲和大洋》word教案1.doc
- 2012人 教版七上《海陆的变迁》word教案1.doc
- 必修二数学公式总结.docx
- 2025年企业大学与职业院校合作模式下的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docx
- 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下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支持工具的智能化路径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跨境企业税务合规数字化解决方案行业应用现状调查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保险行业市场拓展与品牌合作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关键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docx
- (人教B版)2025秋高中数学必修三同步讲义第08讲正弦型函数的性质与图像(3个知识点+13类热点题型讲练+习题巩固)(学生版+解析).docx
- 2025年细分医疗领域类:精神心理疾病治疗与预防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内河航运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与2025年发展路径研究.docx
- 2025年跨境支付安全风险管理趋势分析与建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