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生物《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ppt复习课件.ppt

2015高考生物《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ppt复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考生物《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ppt复习课件.ppt

* 第 4 讲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1)外源基因扩散到其他物种(外源基因漂移)。 (2)转基因植株扩散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转基因植株扩散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转基因植物残体或分泌物对环境的影响。 (5)重组微生物的中间产物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6)转基因中的某些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或人体内。 考点一: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高频考点突破 2.理性看待转基因生物 (1)转基因生物的优点 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②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③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值; ④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⑤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对待转基因生物的正确态度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特别提醒】 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①目前对基因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有限; ②目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③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对位训练】 1.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不必担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进而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 B.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 C.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 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 解析 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不能与正常鲤鱼杂交,即使能杂交,后代也是不育的,不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 答案 A 2.(2012·浙江五校联考)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解析 抗虫棉固然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但外源基因可能通过花粉逸散到近缘的其他植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答案 B 1.克隆人 (1)过程 考点二: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2)分类 (3)态度 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类型 项目   治疗性克隆 生殖性克隆 区别 目的 治疗人类疾病 用于生育,产生新个体 水平 细胞水平 个体水平 联系 都属无性繁殖;产生新个体、新组织,遗传信息相同 2.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 (1)试管婴儿是利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技术繁殖个体,其主要目的是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 (2)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相比需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以筛选符合特殊要求的胚胎,进而生出特定类型的婴儿。 3.基因检测 (1)概念:指通过基因芯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进行检测,分析出被检测者所含的各种致病基因和疾病易感基因的情况的一种技术。 (2)争论焦点 ①基因检测能否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②是否引起基因歧视及其他危害。 【对位训练】 3.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 A.基因检测 B.设计试管婴儿性别 C.克隆人 D.对植入前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解析 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克隆人,基因检测可应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设计试管婴儿的性别只是对性别比例有影响,不会冲击伦理道德。 答案 C 4.(2012·河南信阳一次调研)2010年5月20日,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宣布在实验中制造生命细胞。克雷格·文特尔将一种称为丝状支原体的微生物DNA进行重塑,并将新的DNA片段“粘”在一起,植入另一种细菌中。新的生命由此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我们称它为“人造儿”,因为这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合成的DNA。下列关于“人造儿”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造儿”没有细胞核 B.“人造儿”的DNA在自然界中可能不存在 C.“人造儿”不会衰老、死亡 D.“人造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其他细胞没有差异 解析 根据题意,“人造儿”是由DNA片段植入一种细菌中人造产生的,因细菌没有细胞核,故“人造儿”也没有细胞核;“人造儿”的DNA是人为地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重组形成的,在自然界中可能不存在;“人造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其他细胞没有差异;“人造儿”是一个细胞,也有形成、衰老、死亡的过程。 答案 C 1.与常规武器的不同特点 (1)致病力强,传染性大。 (2)有潜伏期。一般潜伏期的症状不明显,难以及时发现。 (3)污染面积大,危害时间长。 (4)传染途径多。 (5)生物武器造价低,技术难度不大,隐秘性强,可以在任何地方研制和生产。 考点三: 生物武器 2.生物武器的种类 种类 例证 病菌 炭疽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 病毒 天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