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6月上旬成都市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pdf
安徽农学通报,AnhuiAW .Sci.Bul1.2014,20(24) 137
2013年6月上旬成都市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范文杰 王晓霜
(崇州市气象局,四川崇州 611230)
摘 要:该文分析了2013年6月上旬成都市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本次过程出现在6月上旬,影响范围较大,
持续时间为12h,就成都而言111个站点达到大雨标准,54个站达到暴雨标准,而且达到暴雨的站点均位于盆
地沿山地区,个别站点降雨强度较大,达到大暴雨;就过程而言主要是西南涡的暖中心向冷中心移动大陆高
压对其的阻塞作用,加之高原低值系统共同影响,中低层相对湿度较大,能量的积累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加
之特殊的地形成都西部有从南到北的龙门山脉,造成这次大范围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
关键词:暴雨;西南涡;地形;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_7731(2014)24—137—02
l 概述 温;盆地沿山一带低层大气湿度条件较好 。
2013年6月7 8日,成都市发生首场区域性大暴雨、 2.2 物理场诊断 从7日08:O0到8日08:O0温江探空资
暴雨天气过程,降水区域覆盖全市,主要范围在西部沿山 料上看,K指数先增大在减小,但均在35以上,最大为38,
地区。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蒲江、彭州大部分地区 SI指数从0.75到一1.82。表征大层结不稳定,加之底层能
12h累计雨量都达到50ram以上 ,部分乡镇雨量达到 量的增加 ,有利于降雨天气的产生。
100ram,个别达到 150mm以上。其中,都江堰大关镇茶坪 2.3 散度和涡度 7日08时,700hPa盆地为上空为正涡
村 163.8ram,崇州街子镇 159.2ram,都江堰离堆公 园 度,成都位于正涡度区域。7日08:00,200hPa盆地是一
150.3mm。 个较强的辐散中心,成都为一0.4,500hPa从08:00和2O:00
2 过程分析 的散度的强度变化可以看出,高空强烈的辐散和低空辐
2.1 环流形势分析 500hPa中高纬仍呈现纬向环流,为 合相互作用,低空辐合引起上升运动,而高空辐散引起低
移动性槽脊,贝加尔湖附近有一低涡,以西的低槽继续向 层辐合,从而使对流强烈发展。成都地区7日08:00开始
东南方向移动,槽后偏北气流加强;新疆冷槽移到青甘地 相对湿度开始有所增加,在整个过程 中都处于一个大值
区,槽后有一6的变温中心,槽前有大片一5的变高区,青藏 区。假相 当位温0Se:7日08:00和20:00的500hPa和
高原到成都以偏西气流多波动为主。壤塘一道孚一雅江有 850hPa0Se均在60以上,最大值达到80,AOSe较低,说明
一 个切变,甘南有一高压环流,成都为高压后部偏南气流 层结不是很稳定。
控制。阿坝州北部有一低槽,若尔盖为一冷中心,成都到 2.4 卫星云图 从6月7日红外云图中可以看出,2O:00
若尔盖为584后部的偏南气流,攀西地区有一切变云系, 成都地区西北部有对流云团生成并有所发展,此时降与
对流层低层均为反气旋环流场控制,温度露点差较大。 开始,主要落区在都江堰周围,22:00降水云团逐渐东移
700hPa河套为反气旋,反气旋后部出现负变高中心, 并随之加强,中心位于成都的西部,之后强降水云系中心
新疆出现带冷平流的偏北气流,川西高原有一中心值为 一 直位于成都西部地区,一直持续到8日05:00才逐渐衰
16o暖涡逐渐生成 ,成都地区为中心为 10。的冷中心。成 减,移出成都地区。
都处于大陆高压西北部,由于大陆高压的阻挡作用,未来 2.5 多普勒雷达分析 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遥感的武汉地区LUCC对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pdf
- 基于陆面过程模式CLM4的中国区域植被总初级生产力模拟与评估.pdf
- 基于青蛙生存环境优化的滨湖景观岸线设计类型学研究以东湖为例.pdf
- 基于风险评估的蒙东电力外送串补方案评价.pdf
- 基于高斯模型的武汉市区PM2.5扩散问题研究.pdf
- 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pdf
- 基本生活资料作为经济增长点倾向于导致市场经济传销化——国际政治与经济发展前沿研究系列之二.pdf
- 塔城盆地构造演化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pdf
- 壮族民间宗教信仰研究与壮学体系构建.pdf
- 外观设计保护模式的思考和探讨.pdf
- 2013年成都市HIV-1耐药警戒线调查.pdf
- 2014儿童保健学术年会暨最美基层儿童保健医生颁奖大会首轮通知.pdf
- 2014年中国国际铜业论坛在成都召开.pdf
- 2014年中考成都卷第23题分析及启示.pdf
- 2014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pdf
- 2014年西部国际化工技术展在成都成功举办.pdf
- 2014成都生活用纸年会——坚持与改变同行.pdf
- 2014成都车展.pdf
-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不再审批水泥等高污染项目.pdf
- An Optimality-theoretic Account of Tone Sandhi in Disyllabic Sequences in Chengdu Dialect.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