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标准介绍200507.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课程标准介绍200507.ppt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介绍 邹邵林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410005 联系电话Email:hunandili@163.com 学生发展现状反思 杨振宁教授谈东西方教育的差异 东西方课程比较 从实例谈起:1 1、我国历年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都取得取成绩。 2、出国的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令人吃惊。 3、学校炸了就幸福了。 在北京市某中学一个班的社会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讨论“什么是幸福”。本想启发大家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可一个小男孩语出惊人“如果现在从天上掉下一颗炸弹,把咱学校炸了那就幸福了。”同学们赞同地掌声。另一个男生又加了一句。“对,要是地震也行。” 从实例谈起:2 4、出国可以踢球 家住北师大附近的一个小学生告诉记者:“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出国,越快越好!听人家说,外国小学就有足球队,我们什么都没有。成天地就是学习。” 5、罚抄写3000篇 一个小学生由于几个字写错了,结果老师罚她每个字写3000篇。 6、教材知识陈旧、落后(计算机、数学等)。 以上可能是个别的例子,但令人沉思。 我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比较 优势 基础知识扎实 基本技能熟练 解题能力较强 比较勤奋与刻苦 问题 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差 不重视创造性培养 情感体验不好、自尊自信不强 忽视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发展现状反思 优势与问题同样突出 我们的优势正是西方基础教育所力图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问题也可能正是西方基础教育的优势 无论是优势还是问题,都与文化背景血脉相连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我们的优势需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继承与发扬 杨振宁教授谈东西方教育的差异 中国 美国 训练面窄 训练扎实 强调狭窄的专业 强调渐进式、一步一个脚印 关注广泛的兴趣 训练面宽 训练无规则 鼓励跳跃式 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美国的教学注重归纳,中国的教育注重演绎。前者不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鼓励突破和创新,但所获知识不够系统;后者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但不利于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发展。两者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因此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杨振宁:中国的教学太注重演绎,这种教育哲学是要你“在你的脑子里分清什么东西是你懂得的,什么东西是你所不懂得的;不懂的东西不要去沾它,你要沾的东西是懂的;然后来了一个老师,拉着你的手,走到一个你还不懂的领域里,一直到你完全懂了为止。”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 中国 美国 沉静 缅腆 缺少自信 被动 恭顺 活跃 大胆 自信 主动 傲慢 反思我国的基础教育现状 ◆重结论、轻过程 ◆缺人性、毁自信 ◆重书本、轻人文 ◆假大空、无创新 东西方课程比较 课程价值与课程观 课程结构与管理 课程内容与教材 教学与学习方式 考试与评价制度 课程价值与课程观 国家利益 培养精英 注重系统知识 强调稳定 计划、大纲、教材、课程表 个体发展 面向大众 关注生活经验 追求变化 学校教育,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共同构建 课程结构与管理 学科基础 一元结构 统一、指令性 集权,国家主导 生活的基础、发展的基础 多元、均衡性 灵活、指导性 均权,国家、地方、学校、个人共同参与建设 课程内容与教材 学科中心 系统与规范 原理、经典的知识 难、窄、旧 概念、法则、练习 注重结论、获得知识 经验中心 解决问题 应用、现代化的内容 浅、宽、新 经验、思考、应用 关注过程、强调体验 教学与学习方式 听讲与接受 记忆与模仿 书本知识 间接经验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理解与创造 实践活动 直接经验 考试与评价制度 标准化答案 书面测验 知识、技能、技巧 被动评价 区分排名、推动学习 鼓励个人思考 论文、答辩、制作 参与、多样化、创新 自我反思 淡化区别、个人隐私 课程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 纵观全球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的趋势,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分析我国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面对未来的挑战,课程改革是核心与突破口。 二、我国地理课程设置的变迁 清朝时期地理课程设置情况 我国中小学校开设地理课始于清末 。19世纪下半叶,我国沿海城市出现了少数教会办的近代学校。这些学校开设的课程中有“地理”或“地学”。一些新式书院和清政府办的少数学堂开设“舆地”课。这时的课程内容均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