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概况与思考
张宁,谢世平, 陈玉龙,许前磊,王娟,温冠晓,马素娜,桑海燕
(河南中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
艾滋病于1981年在美国同性恋中首先发现,1982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提出了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概念,以其具有较强传染性和流行性.被广泛关注m。目前,艾滋病在
世界范围内星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研究表明,中医药在
防治艾滋病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引起了全球医学工作者的关注,我国政府在各个方面
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平台和支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辨
证施治,辨证是施治的前提和基础,证候又是其理论核心部分,所以证候研究是中医药防治
艾滋病的基础和重点。目前,艾滋病证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文献方面的研究
中医古代文献对艾滋病并无记载,但根据其传播方式、流行情况、发病特点、临床表现
以及预后转归等可归属“瘟疫”、“虚劳”、“症瘕”、“积聚”、“阴阳易”等范畴。该
病是一个多脏腑、多系统受累的疾病,病情变化复杂无常,病程缠绵难愈。因此,应该对艾
滋病的常见证型进行归纳分析,通过与其相关的临床特征指标,为中医药规范辨证论治提供
有益参考。谢世平等他1查阅我国1986-2005年涉及艾滋病中医证型方面的文献129篇,总结
出艾滋病的基本证型主要有脾虚证、肺脾两虚证、肺脾气虚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
湿热内蕴6种证型。黄剑雄等阳1查阅594篇艾滋病中医文献研究,并依据11篇论文报告的
各种证型的出现频率列出16种较为常见的证候名称,由高剑低依次为:气阴两虚、热毒内
蕴、肾阴虚、肺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肝郁气滞、湿热蕴结、气血亏虚、脾肾阳虚、脾胃虚
弱、痰热壅肺、脾肺气虚、肺脾两虚、肾阴阳两虚、肺肾阴虚、肾精不足、肺肾不足、脾肾
两虚。
2.流行病调查方面的研究
胡建华等H’对282例艾滋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调查研究,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
脉象、舌像,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AIDS患者的证候学特点,得出最常见证型为:心脾两
项目皋金: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9ZXl0005—021)
354
虚、肺脾气虚、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肺气阴两虚、脾肾气虚、痰浊阻滞、脾肾阳虚、肾精
不足、气血亏虚。李洪娟等临1对158例HIV/AIDS感染者进行常见中医症状和证候分析,结
果发现,中医证候以复合证为主,脾虚证最多见,其次是肝虚证、气虚证、阳虚证、湿热内
蕴证、心虚证、肝郁气滞证等,而且由卖血感染引起的艾滋病患者临床常见证型以虚证为主。
脏腑主要累及肝脾心.岑玉文发现砸1在12种证型中HIV/AIDs证型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最
多,其次为气血双亏,第三位是气虚血瘀、邪毒郁滞。5种基本证型中以虚证最多,其次为
热证,第三位是虚实夹杂证。无症状期以肝郁气滞火旺最多,发病期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
多见,基本证型随病情进展由纯实证或纯虚证向虚实夹杂证变化。这些流调的结果有一定的
差异,由于没有统一的证型判定标准,而且艾滋病患者的感染方式和地域差异也和证型有一
定的关系,在流调过程中,所选取的地域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大样
本多地域的搜集病例,同时能够规范证候的标准,如果能找到证候的量化标准,那么将会给
中医药学带来飞跃性的发展。
3.与医学免疫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谢世平等1对281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免疫指标检测并进行辨证分型,以艾滋病备常见中
医证型为因变量,免疫指标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D4与
湿热内蕴脾气虚弱证呈正相关,与湿热内蕴肺脾气虚证呈负相关,与湿热内蕴证、湿热内蕴
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没有相关性。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小样本统计有差异,有一
定参考意义,但是不能以小样本的结果来看待整体。杨风珍等阳’发现元气虚损与机体免疫损
伤旱现较高相关性,气阴损伤程度与CD4T细胞计数早负相关,提示CD4、CD45RAT淋巴细胞
可以作为元气损伤程度评价的参考指标。岑玉文i61发现CD4在O一50/ul的患者以气阴两虚肺
肾不足和热毒内蕴痰热壅肺多见,CD4在51-200/ui的患者以气血双亏和气阴两虚肺肾不足
郁气滞火旺最多见,基本证型分布:CD4在O-50/ul的患者以虚实夹杂证最多,CD4在
51-200/ul的患者以虚证最多,CD4200/U1的患者均以热证最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