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第 3期 2009, No. 3
总第 148期 FORE IGN LANGUAGE RESEARCH SerialNo. 148
〇
: 功能是多维度研究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 国内外语界, 尤其是英语界, 将太多精力 中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引进和诠释上。本刊不否认这一功能语言学理论的重要价值, 但是有价值的功能
语言学理论还有很多, 同样须要关注和研究。就系统功能语言学而言, 在引进的同时, 须要从不同维度
实现本土化和创新。本期刊发周频先生关于认知语言学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互补性研究成果, 不乏深
刻和闪光之处;唐青叶博士从视角出发, 探索语篇意义的建构, 昭示我们: 没有纯粹客观的意义, 只有说
话人从特定视角出发的主观建构意义。
论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
对语篇连贯解释的互补性
(, 200433; , 430072)
: 通过比较认知语言学( CL)和系统功能语言学 ( SFL) 的哲学基础 基本假定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指出 CL
与 SFL属于不同的语言研究范式, 它们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由于它们具有共同研究的问题) ) ) 语篇何以连贯, 本文比
较它们对该问题的研究进路, 论证指出 CL与 SFL对于语篇连贯的解释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具有互补性。
: 认知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连贯; 互补
: H 0- 05 : A : 1000- 0100( 2009) 03- 0056- 6
C om p lem en tar ity B etw een C ogn itiv e L in gu ist ics an d System ic F un ction a l L in gu istics
on th e E xp lan a tion of th e M ech an ism o f D iscu r siv e C oh er en ce
Zhou Pin
(Fudan Uni 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W uhan Un i ersity, Wuhan 430072, Ch ina)
By comparing the ph ilosophical basis, basic assumptions and research m ethods, th is paper argues that cogniti e linguistics
and system 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annot be in inclusion relation because they belong to distinct parad igm s of lingu istic studies.
Rather, w ith the common research question ) what makes discou rses coherent, they are complem entary in term s of ep istemology
and m ethodology.
K ey w ord s: cogniti e lingu istics; system ic functional lingu istics; discursi e coherence; complem entation
认知语言学 ( CL)与系统功能语言学 ( SFL )之间究 法上大致相通。据此, 我们才有理由将这两个学派视为
竟是包含关系还是互补关系, 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王 互补0 (王寅 2006: 6) 。
寅指出, 有些学者如 Lakoff Johnson和蓝纯等认为 CL包 我们认为, 从方法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9课 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预测和分类(二).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8课 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预测和分类(一).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6课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图像处理(一).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10课 利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进行图像生成.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8课 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预测和分类(一).pdf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5课 构建神经网络(三).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2课 夯实深度学习开发基础.doc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单元 3.3 商的近似数.ppt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10课 利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进行图像生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