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南晚中生代基性岩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pdfVIP

闽东南晚中生代基性岩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闽东南晚中生代基性岩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7杨光树1,樊海峰1,于文修1 张责山1,2温汉捷1,胡瑞忠1,裘瀹卓1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基性脉岩是大陆裂解的岩石、拉张构造的标志,包含着丰富的幔源信息,具有特殊地质意义,对研究地幔 演化和大地构造提供制约,因此,基性岩脉已经成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中国华南普遍发育晚中生代基性 岩脉,目前己经开展了一定有益工作,但是中国东南部基性脉岩的系统性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进一步研究。福 建处于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缘,东临太平洋,为全球构造—岩浆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十分特 征。所以本次工作选取闽东南沿海为研究区,对基性岩脉作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初步探讨其源区性质、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与大地构造背景关系。 研究区位于福建漳浦县赤湖镇境内,区域最重要的构造为长乐一南澳断裂带,控制着沿海地区的晚中生代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本区出露有晚侏罗世和早、晚白垩世的花岗岩及侏罗纪流纹岩、第三纪的佛 昙组玄武岩,其它类型岩石出露非常有限,以侏罗纪和白垩纪火成岩为主,表明本区中生代岩浆活动非常剧烈。 基性岩脉侵位于晚侏罗世的中细粒钾长花岗岩体中,脉体长约6km,宽约7~10m,花岗岩的侵入时代为148MaCo。 基性岩脉的岩石类型为辉长岩。 平均含量19.72%,和岩相学观察到普遍发育的钙质斜长石现象相符,该特点被认为是岩浆起源于俯冲有关的活 动大陆边缘或岛弧环境的矿物学标志,与闽浙地区中生代的基性火成岩高铝特征一致,可能与本区高Al的基底 辉石分离结晶作用。 配分曲线(如图a)总体上是较陡右倾式,显示非常弱的Eu负异常,6Eu在O.89~0.94在范围内,暗示着有较弱 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过程。 基性岩脉的Ni和Cr的含量明显低于原始岩浆与MORB值,和板内玄武岩也存在较大的差别,表明基性 岩浆曾经历了橄榄石、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岩脉的sc、Ni、v、Cr、co、骶的原始地幔标准化分布模式 图(略)呈“w”型,明显亏损Ni、Cr和co,显示出地幔衍生岩的过渡元素分布的特征。在大洋中脊玄武岩 (N-MORB)标准化的不相容元素“蛛网图”中(如图b),赤湖辉长岩脉的不相容元素标准化分布图呈右倾隆起 Ta和Ti为负异常,表现出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组分特征。赤湖辉长岩脉的不相容元素标准化分布曲线恰好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125,KZCX2.102)资助。 作者简介:张贵山(1971一),男,博士研究生,矿床地球化学专业。 ”。l:50万福建省地质图及说明书,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998. 360 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落在典型的大陆边缘弧玄武岩的区域内,说明基性岩脉具有大陆边缘弧玄武岩的特征,其产出构造环境可能为 活动大陆边缘弧。 3/:。2; ≮鞋删*精\咯妻| }鬣一CH }~b\蝴辨 赤湖辉长岩脉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a)与微量元素蛛网图㈣ CH:赤湖辉长岩脉IAB:岛弧玄武岩CAB;大陆边缘弧玄武岩 利用高强元素间的比值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与高强元素间的比值,探讨赤湖基性岩脉的源区的特征,及其地 值却远大于原始地幔,更接近大陆地壳,似乎地壳混染比例较大,与事实不符,Rb/Nb比值不可能完全由地壳 混染导致的,可能与源区其它演化方式有关;所以源区虽然经历了地壳混染作用,但是地壳混染对基性岩浆的 该主要由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源区作用的结果。№币负异常(如图b)是地幔源区受到板块俯冲作用富水流体交 代的最有力证据,所以,赤湖基性脉岩的地幔源区遭受俯冲流体交代作用是岩浆演化主要因素,地壳混染作用 影响弱。由此初步认为赤湖基性岩脉源区继承了俯冲板片派生的富t/20流体交代作用,板块俯冲作用改造了岩 石圈地幔并参与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