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pdfVIP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患者在接受健康宣教后,焦虑程度普遍降低,有效率94.8%,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有效率 100%,而且配合治疗的程度明显提高,有效率100%。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我 们深刻体会到,护士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体贴,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有的放矢地予以 心理疏导,帮助和鼓励等方法,使其面对现实,感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温暖,树立起战胜疾病,勇于 生活的信心。良好的护理,不但有助于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 的生活质量。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宁夏秦杨风湿病医院曹艳玲 指导: 杨仓良 摘要:本文综述了2004年以来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系统治疗研究现状。主要从中医、 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了SLE的病因病机:从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专法专方治疗及 名医专家经验等四个方面概括了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SLE的概况,指出了在治疗方面当前 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中医辨证分型,纷繁复杂,多依据个人经验及认识,缺乏规范性:疗效评定方 面缺乏规范的量化评价指标;临床实验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仍不够:中药复方所发挥疗效的机理研究 尚感不足,传统中医针灸外治等手段和方法的临床研究未见报道,以上问题均影响了中医药治疗SLE 的发展。因此,进一步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基础,研究和探讨SLE的病因病机,制定统一和规范的、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辨证分型标准,制定切合病情的诊疗方案及规范的的疗效评价体系,筛选疗效 确切的中药复方和单体制剂,并进行药理学和毒理学的研究,挖掘和整理名老中医、知名风湿病专 家的临床经验,搜集和验证民间治疗SLE的单方验方,挖掘传统中医的外治法和其它方法。以便从 整体上提高SLE的治疗效果是我们目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关健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严重的多系统受累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迄今为止,其病因尚 未阐明。西医多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抗疟药治疗,虽有较好的近 期疗效,但远期疗效欠佳,同时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及继发感染等因素,限制了其对SLE的根本性 治疗。中医药治疗本病呈现出较明显的优势,尤其是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研究发展较为 迅速,现就近5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病因病机 古今多数医家将本病归为中医“阴阳毒”“温毒发斑”“蝴蝶丹”“鬼脸疮”等病的范畴。徐氏Ⅲ 则认为本病与《内经》所言“五体痹“‘五脏痹”十分相似,是人体在正气不足基础上,感受风寒湿 邪,引起气血凝滞、营卫失调,当再次感受风寒湿邪时,瘀滞的气血与三气相合,形成新的病理因 素,正邪交争,外伤皮肌筋骨,内伤五脏六腑。蔡氏等雎1在张仲景阴阳毒的启发下,结合中医学相 关理论,提出狼毒致病理论。认为其发病机制为禀赋不足、情志不调、气血失和、阴阳失调,六淫 狼毒波及脏腑血络。基本病机为狼毒痹阻血络,内侵脏腑,阴虚血热,虚实错杂。徐氏口1提出肾虚 是SLE发病之本,肾虚阴亏,血虚络滞,则邪毒易于蕴结,热毒燔灼真阴,耗伤阴血,则肾虚阴亏 更甚,邪毒火热博结于血分,血脉瘀滞则为瘀血,故虚、瘀、毒三者并存,互为因果,终成本虚标 实、虚实夹杂之证。沈氏等H1认为SLE反复活动与恶化,为“病久入络”,且“病入血络”,由经及 络,由浅入深,由气及血,迁延难愈。SLE危象以络脉阻滞为特征,邪入络脉标志其发展与深化, 其基本的病机可概括为“久病入络”所致的虚滞、瘀阻、毒损络脉。 ·109· 2治疗 2.1辨证分型论治 SLE的病因病机复杂,证候多变,故辨证的准确与否与疗效直接相关。赵氏嫡1将本病分为4型。 热毒炽盛型用柴胡、黄芩、生地、半枝莲、重楼等;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型用生地、熟地、银柴胡、 太子参、玉竹、秦艽、女贞子等:气血瘀阻型用柴胡、赤芍、制香附、益母草、丹参、牡丹皮、川 芎、徐长卿等;脾肾阳虚型用熟地、牡丹皮、泽泻、菟丝子、仙灵脾、茯苓等。随证加减,治疗本 病获良好效果。路氏等哺1将SLE分为4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热毒炽盛型用自拟清解通络汤;气阴 两虚型用自拟扶正降沉汤;肝肾阴虚用滋阴通络汤;肝肾阳虚型用温。肾化瘀汤,同时口服紫河车, 党参、黄芪、黄精、生地、天门冬、早莲草等益气滋阴以固本:选用红花、当归、丹参、赤芍、川 芎、桃仁、乳香、没药等以活血化瘀;出现发热皮诊时,加金银花、丹皮、当归、红花等;胸闷、 心慌、善太息时加郁金、丹参、红花、合欢皮、莲子心;出现蛋白尿及水肿时加干姜、附子、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