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對氣候變遷的認知, 因應資源及行為反應對其調適策略與因應方法之影響 以屏東縣新園鄉稻農為例.pdfVIP

農民對氣候變遷的認知, 因應資源及行為反應對其調適策略與因應方法之影響 以屏東縣新園鄉稻農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農民對氣候變遷的認知、因應資源及行為反應對其調適策略與因應方法之影響:以屏東縣新園鄉稻農為例 研究論文 農民對氣候變遷的認知、因應資源及行為反應對其調適策略與 因應方法之影響:以屏東縣新園鄉稻農為例 * ** 林豐瑞 謝孟紋 摘要 本研究依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屏東縣新園鄉稻作農民為受訪對象,探討農民在因 應氣候變遷的調適基礎資源及對氣候變遷問題的認知與對氣候變遷問題的行為反應, 並以問卷調查方式及 SPSS 17.0 統計分析軟體進行實證分析,並利用路徑分析檢定方 法來檢定四構面間之影響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農民對於採取因應氣候變遷的主觀意願強度之認同程度為最大; 農民在對氣候變遷問題的認知及對氣候變遷問題的行為反應對於因應方法有直接及 間接影響之效果,且以對氣候變遷問題的行為反應對於因應方法之影響為最大。最後, 本研究依研究結果進一步提出可能的管理意涵,並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供新園鄉稻 作農民及相關輔導單位執行上考量。 關鍵詞: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因應方法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 1988 至 1997 年間,全世界因氣候變遷而損失的金額已超過 2900 億美元;於 1998 年至 2008 年間,全世界因氣候變遷而損失的金額總計為 1.05 兆美元,且這些氣 候變遷導致的經濟損失主要在農作物、漁業及水資源等三部門(黃振文,2009 )。顯 示氣候變遷對全世界的影響持續惡化中,尤其對農業的影響甚巨。而台灣在 1999 年 至2008 年間因水災和乾旱所造成的農業損失約為新台幣 849 億元(黃振文,2009 )。 且陳吉仲(2009 )將影響農作物的因素納入農業部門模型中,研究發現長期下國內的 農業部門的產值每年將減少 342 至4,617 百萬元。顯示台灣的農業受到氣候變遷的影 響很大。此外,聯合國在第七次環境變遷會議中提及,地球暖化影響全球一些主要糧 食(如小麥、稻米、玉米等)的收成,在未來 100 年將減產 30% ,若考量到全球人口 增加而導致對糧食需求的增加時,會因糧食生產不足而導致糧食價格高漲。Chen et al. (2009 )發現全球稻米市場因氣候變遷而總生產量減少 3.10% ,全球稻米價格上漲 * 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副教授  ** 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研究生 41 農業推廣文彙第55 輯 16% ,全球損失了225 億美元,足見氣候變遷對全球糧食生產造成極大之影響。 另,2006 年於肯亞首都奈洛比市聯合國環境保護署舉行第十二屆聯合國氣候變 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時,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指出農業可以有以下幾點因應策略: 1.使用不同農作物;2. 改善地形結構;3. 改善用水並防止渠道被水侵蝕;4. 改變耕作方 是以保存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5. 改變農作時程。反觀台灣的農業是否有相關的因應 策略?在執行這些因應策略需具備哪些資源? 綜合上述,本研究擬瞭解在面對氣候變遷對農業影響之下,農民對氣候變遷的認 知為何?氣候變遷對農民在產銷上形成何種困難?農民是如何因應呢?此外,農民對 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基礎資源、對氣候變遷問題認知與行為反應及因應氣候變遷可能 的調適策略與因應方法等的認知為何?前述五構面彼此間是否具有影響關係?本研 究動機源起於此。 二、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研究背景的描述與研究動機的闡述,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下列幾項: (一)瞭解農民對氣候變遷的認知。 (二)瞭解農民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基礎資源、對氣候變遷問題的認知與行為反應、 因應氣候變遷可能的調適策略與方法四構面間之影響關係及其影響效果。 貳、文獻探討 一、氣候變遷之相關研究 全球氣候變遷是指地球整體環境的改變,包含了全球氣候、土地和海洋生物生產 力、水資源、生態系統、大氣化學成分的改變,及其對人類與整個地球永續發展影響 (魏國彥、許晃雄,1997 ;韓菊美、宋國城,2005 )。陳守泓、姚銘輝、申雍(2005 ) 指出,台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