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唐宋文之争④
马茂军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打破唐宋八大家、唐宋派、唐宋古文运动将唐宋文章合为一体的成说,提出唐宋文
之争的思想,通过梳理历代唐宋文之争的历程,深化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本文认为唐文实际上是唐代的
秦汉派,属于中古散文;宋文有近世之风,是古文切合现实的改良派。唐文、秦汉派试图回归三代的古
雅之美,却流于艰涩古拙的形式主义;后代宋文派以理学为古文的精神命脉。二者论争不断,皆背离了
散文抒写生命与情感的真谛,直到公安派才彻底领悟。
一、问题的提出
世人多提唐宋诗之争,将唐宋文章合为一体,我独主张唐宋文之争。
日人内藤湖南氏以为唐代属于中古,宋代属于近古。我赞同斯说。并以为唐文乃中古之文,宋文有
近世之风。唐宋文之争的实质是唐宋文化的转型与差异。
提出这个问题,并非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历史真实与存在,我们将这个被遮蔽的问题重新揭示而已。
平步青《唐宋文选》按语日:“世人论古文,辄日唐宋八家,又日昌黎起八代之衰。不知唐之与宋,原
委既殊,门户自创,非可概论。” 已经指出将唐宋文合一的说法是大而化之的不科学的含混提法。艾
南英进一步揭开唐宋文之争的面纱,以为宋文胜唐文。其《答陈人中论文书》“……宋人诗诚不如唐,
若宋之文,则唐人未及也。” 本文所言的唐宋文之争,具体而言:
1.本文所说的唐文是以韩愈奇崛风格为代表的唐文范式。唐文也有平淡者,而奇怪峭硬是唐文的
代表性风格。韩文的怪异,是乱世之文的代表,主要表现在题材怪奇,如《毛颖传》、《石鼎联旬诗序》、
《送穷文》、《告鳄鱼文》、《柳州罗池庙碑》;立意怪奇,哀而伤,怨而怒,张而狂,不平则鸣,抒发寒
士之不平之鸣;再则篇法、章法、字法、句法之怪,形成奇崛有力,近乎离骚的(无韵之离骚)抒情风
格3。韩文之奇崛不是个人行为,是乱世之文的整体风格,韩愈作为文坛领袖,影响并代表了一代奇崛
文风。
柳宗元对唐文奇诡追求也有自我体认,他赞赏退之之文“恢奇”“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 《读韩愈
所著毛颖传后题》称读《毛颖传》:“若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敢暇,信韩子之怪于文也。”
韩文之所以成为一种范式,在于他是唐文的代表。他的身边有一批崇拜者、学习者,渐而成为一种风气。
与韩愈齐名的文章之士樊宗师(?——821
7),《新唐书》本传称他有文一百卷,然而文字艰涩,不可
卒读。李肇《唐国史补》说当时社会风气:“元和以后,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李观
(766—794)之文也时有浅陋之痕,雕琢之气,韩愈《李元宾墓铭》称“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
沈亚之(781—832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他务为险崛。韩门弟子皇甫涅《答李生第一书》论文说:
“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则奇矣。……非有意先之也,乃自然也。” 见
怪不怪,以怪为美,以怪为自然,乃中唐奇奇怪怪之社会的折光,是中唐奇怪美学在散文领域的反映。
唐文的艰涩在于它和秦汉同处于上古中古时代,文化近似,唐人主张复古主义,模仿秦汉腔调、词语、
句式、人称代词、语气词,形式上追踪秦汉,是唐代的秦汉派。它是宋代新儒学的孕育期和准备期。当
然也是宋文的准备期。
2.宋文的范式主要是指欧曾苏文平淡风格的范式。
韩文之气势、怪奇、力度可为唐文代表,是中唐乱世之文的气象;而“纡余委备”“容与闲易”的
欧文则是治世之文的气象,可为宋文代表;艰难劳苦之态,是韩柳之困窘处境。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唐
诗为寒士之诗,中唐文艰难劳苦之态,韩柳之困窘处境何尝不是“寒士之文”。宋代就有唐宋文之争,
唐宋文之争具有曲折历程和多个层面。
庆历新政前后是宋代思想学术转型的分水岭。庆历新政期是文士事功期,新政失败后,文人进入沉
思期。此前欧阳修被贬夷陵令,已进行深入的学术思考,开始注意修身的问题,以宋学眼光反观韩愈等
人,并在《与尹师鲁书》中有微词:“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
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
唐宋文斗争的典型事例是嘉祜时期太学体和刘辉的被打压。欧阳修主张平淡典要,典要是经学立场的强
调,平淡是思想的平易表达,是平淡的宋文派。而刘辉是经学与唐文奇崛风格的结合,是奇奇怪怪的秦
汉派、唐文派。欧文强调事功,符合近世化的倾向:实用、适用,合乎人情、世情。史书说嘉祜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