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顾炎武的《春秋》经传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顾炎武的《春秋》经传研究 金永健 摘要:顾炎武关于《春秋》经传的研究,无论是对《春秋》之义考释,还是对《春秋》三传的 论证,以及对杜《注》的补正,均集中地反映了他求实征验的治学风格与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而 他的《春秋》经传考证的学术方法,开启了乾嘉考据学。他的以《春秋》经传考证为代表的经学成 就,开创了清代新经学。他的治学主张、方法及成就,共同形成一代学术范式。 关键词:顾炎武;《春秋》经传;经世致用;考据学;经学 顾炎武治学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一生以经世济民为己任。他在与友人 的书信中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 亦何益哉!①表示“凡文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②反对宋明理学家 空谈心性,倡导崇实致用,以卓越的学术实践和建树,力转晚明空疏学风,开启有清一 代实学先路,被誉为“清学开山之祖”@。《春秋》经传研究,历来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 身经易代的顾炎武,他以考据学研究《春秋》经传,奠定了清代经学考证的学术范式, 他倡导的明道救世、务实致用的思想,成为后世学者崇尚的学术精神。 以求实致用考论《春秋》经传 顾炎武考论《春秋》经传的著述,主要见于《日知录》的卷四,另外就是《左传杜 解补正》。他说自己撰著《日知录》一书,“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夏,启多闻于来学, 待一治于后王。④以期“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将其视为一部经世 致用之书。可见他是以考据为手段,以致用为目的的。正惟如此,顾氏在考论《春秋》 经传时,求实征验,辨证而客观。 他认为“经学自有源流,自汉而六朝、而唐、而宋,必一一考究,而后及于近儒之 所著,然后可以知其异同离合之旨。@主张治经须务实,信其所当信,疑其所当疑,“五 经得于秦火之余,其中固不能无错误。学者不幸而生乎二千余载之后,信古而阙疑,乃 其分也。”(《日知录》卷二《丰熙伪尚书》)因此,无论是对于三传,还是对于历代注疏, 他都能够采取一种较为客观求实的态度,不囿于今、古文,既肯定三家之所长,又辨析 三家之偏失。他赞成宋代黄震《黄氏日抄》中的有关评论,即“《左氏》艳而富,其失 。顾亭林诗文集嗍.北京:中华书局,1983:98. 圆顾亭林诗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3:91.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D咽.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60. 固顾亭林诗文集嗍.北京:中华书局,1983:139. @顾亭林诗文集嗍.北京:中华书局,1983:27. @顾亭林诗文集嗍.北京:中华书局,1983:91. 258 也诬。《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日知录》卷二十七 《汉人注经》)他认为,“《公》、《谷》二传,相传受之子夏,其宏纲大指得圣人之深意 者凡数十条。然而齐鲁之间,人自为师,穷乡多异,曲学多辩,其穿凿以误后人者亦不 少矣。”(《日知录》卷四《陨石于宋五》)他反对今古文学派独主一家、各自为师的做法。 他说:“杜预注《左氏》独主《左氏》,何休注《公羊》独主《公羊》,惟范宁不私于《谷 梁》,而公言三家之失。(《日知录》卷二十七《汉人注经》) ‘他说自己“著《日知录·春秋》一卷,且有一二百条,如‘君氏卒’,‘稀于太庙, 用致夫人’,当从《左氏》;‘夫人子氏薨’,当从《谷梁》;‘仲婴齐卒’,当从《公羊》; 而‘三国来媵’,则愚自为之说。④又说自己撰著《左传杜解补正》,“若经文大义,《左 氏》不能尽得,而《公》、《谷》得之;《公》、《谷》不能尽得,而啖、赵及宋儒得之者, 则别记于书。”(《左传杜解补正·自序》)无门户之狭见,无汉、宋之畛域。 他以求实的态度指出《春秋》记事有阙疑。(《日知录》卷四《春秋阙疑之书》)论证 鲁史旧文原本存在阙文,据鲁史而修的《春秋》也就难免有所缺漏,从而否认了后儒附 会出的许多所谓经文之义、夫子特笔、微言大义。如《春秋》记载鲁桓公终始十八年, 唯元年、二年、十年、十八年有“王,此外皆无“王’’。《公羊传》和《毅梁传》都认 为这是《春秋》义例。顾氏对此进行了驳正: (tt梁》有“桓无王”之说,窃以为夫子于继隐之后而书“公即位”,则桓之志见矣, 奚待去其王以为贬邪?(《日知录》卷四《阙文》) 清刘文淇同样认为:“《春秋经》之阙文甚多,其事非一。……此无王者,正是阙文 耳。@杨伯峻先生则统计了《春秋》书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