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某框支转换高层结构设计以及启示
杨奕芬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235 )
摘要:瑞虹新城 9 号地块的 T11-12 号楼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性能化设计,结构实现了良好的承载力和
延性。对在静力弹塑性分析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了加强转换层上部墙肢延性的设计手段作为解决措施;同时也给
工程师带来启示:构件设计必须服从于整体结构的屈服机制和性能目标,在承载力和延性上做出合理的平衡。
关键词:性能化设计;屈服机制;框支剪力墙结构;YJK
Structural Design and Revelation of a Frame-supported
Shearwall Building
YANG Yifen
(Tianhua Architecture planning Engineering Ltd., Shanghai 200235, China)
Abstract:The structural system of T11-12 building in Rainbow Lot 9 is frame-supported shearwall.
With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method, it can be proved that the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structure
were favorabl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Pushover analysis, the ductility design was adopted for the
shearwall above transfer story. By the above work, it is showed that seismic performance objectives and
yield mechanism should be considered correctly; and the structure should be balanced between strength
and ductility.
Keywords: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yield mechanism; frame-supported shearwall; YJK
1 工程概况
瑞虹新城9 号地块地处上海市虹口区,其中一单体T11-12 号楼为带底商的高层住宅,如图1、图2 所
示。建筑地上27 层,一层二层功能为商业,层高4.5m,三层以上为普通住宅,层高3.15m;结构大屋面
标高 89.15m;塔楼地下两层,与周边塔楼地下室相互连通形成一体式的地下车库,地下一层层高4.8m,
地下二层层高4.1m 。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基准期为50 年,抗震设防烈度7 度(0.10g ),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特征周期0.90s 。重现周期50 年基本风压为 0.55kN/m2 ,
地面粗糙度为C 类,风荷载体型系数取 1.4。
作者简介:杨奕芬,硕士,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住宅结构设计,E-mail :yangyifen@
1
图1 建筑效果 图2 结构模型
2 结构布置及结构体系
结构平面尺寸56.00m×19.52m,结构高度89.15m,高宽比4.6 。上部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结构,为保证底部两层商业对空间的要求,需在3 层楼面转换部分上部剪力墙。因此,上部结构剪力墙布
置除要满足竖向支撑和结构刚度的要求外,还应兼顾转换层的布置。设计时尽量集中布置剪力墙,形成较
长墙肢,避免出现间距过近,过于分散凌乱的小墙肢,既保证上部结构的刚度,也更容易设计出受力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