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全国十一大钢研院所学术交流会
X100管线钢的相变规律及控轧工艺研究
王莹1朱涛1赵征志2江海涛2李忠义1饶添荣1
(I.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钢技术中心: 2.j匕京科技人学)
摘要:在本文中采用Fo彻astor-Di面tal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了两种不同成分X100管线钢的静态CCT曲线,通
过观察不同冷速下的金相组织及硬度变化确定各个相变区间。井在Gleeble-3500热模拟机上研究了高温加热及形
变下奥氏体连续冷却下组织转变规律。研究表明,在相当大的冷速范围内(O.5℃/s--30C/s)均可获得粒状贝氏
体组织(GB),且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与冷速变化无关,随冷速的增加组织依次由针状铁素体(AF)、粒状贝氏
轧制得到了较好的性能结果。
关键词:X100、相变、冷速、粒状贝氏体(GB);
1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的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为提高管道输送效率、减少投资和运营经费,长
距离输送管线正在向高压、大口径发展,这就要求管线钢具有更高的强度、韧性、更好焊接性和
抗腐蚀性等。为进一步节约建设成本高钢级管线钢的应用己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工程应用
高韧性(.20℃冲击功200J)在减少成本上将更具竞争力ll五J。本文即通过实验,在相变仪和热
模拟机上研究了成分、变形鼍、冷却速率等对x100管线钢组织转变的影响,并根据实验进行了
轧制实验得到了较好性能。
2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实验钢设计成分见表1,用25k真空冶炼炉冶炼,炼浇铸锻造后加工成实验所需尺寸。根据
设备要求,静态CCT曲线采用们×10mm的棒状膨胀试样,动态CCT曲线圆柱压缩试样。静态
25℃/s、30℃/s、35℃/s、40℃/s、50℃/s的冷速将试样冷却至室温,测得试样在冷却过程中的膨
保温5min,以3℃/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1150℃,单道次变形量为30%,应变速率Is~;变形完成
后以5℃/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850℃,进行两道次变形,道次变形量为40%,以应变速率Isd施
温,如图l(b)所示。试验完成后,对试样横截面打磨机械抛光,然后用4%的硝酸酒精溶液浸
蚀,用于金相组织观察,以便于确定不同冷却速度条件下所获得的组织。
(a)静态ccT工艺曲线 (b)动态CCT丁艺曲线
CCT
图l 1=艺曲线
2010年全围十一大钢研院所学术交流会
表l实验刚成分
3实验结果
3.1未变形状态下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
两种钢的奥氏体静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如图2所示。观察曲线可发现两种不同成分的x100
在0.5—50℃/s的冷速范t-幂l内,热膨胀法曲线测得的仅有贝氏体转变期间,而实际上在金相观察中
发现低冷速时有少餐铁索体出现,高冷速时有马氏体产生。这是因为铁素体相变区间与贝氏体相
变区间有所重叠,在低冷速时铁索体转变还未结束贝氏体转变已经开始,且贝氏体转变速率远高
于铁素体,而高冷速时马氏体转变又和下贝氏体有重叠。因此贝氏体相变的开始转变曲线在时间
.温度坐标系中大致为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在相当宽的冷速范围内与冷速无关。而在终止
曲线上由于不同冷速下产生其他相类型转变的终止温度不同而有所波动。
大约在750A一650℃之间,且所在的冷速区间很窄,在很大冷却速度范围内,均得到的是粒状贝
氏体组织。粒状贝氏体相变开始温度在600--450℃的范围内,停止转变的温度在430290℃之间;
当冷速在0.5~3℃/s范围内,组织由逐渐由针状铁素体向粒状贝氏体过渡。随冷速加大到5。C/s
时组织已经完全转变为粒状贝氏体。冷却速度在5~15℃/s之问时,主要组织为粒状贝氏体,随
着冷速的加大组织向板条贝氏体转变,贝氏体板条量增多;冷却速度达到20℃/s后开始出现板
条状的衬度较深下贝氏体组织,在20—40℃/s范围内,组织构成为板条贝氏体和下贝氏体,下贝
氏体逐渐增多并开始出现少量马氏体。冷速在40℃/s发现终止曲线出现波动且终止温度为388℃
说明此时仅发生下贝氏体转变,冷速大于40℃/s后相变主要以马氏体转变为主,组织基本全部
为马氏体,随冷速加人马氏体由针状过渡到板条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FRP-混凝土抗剪粘结强度试验研究.pdf
- 道德性政策何以成为都市发展烫手山芋.pdf
- 超大跨径混凝土拱桥地研究进展.pdf
- La1-xYxNi4.8Mn0.2(x%3d0.2,0.5)合金贮氢性能研究.pdf
- GaN+HVPE生长基座优化探究.pdf
- c-fos、c-jun探究进展.pdf
- 长江科学院近十年河流泥沙探究进展.pdf
- 2008年长江与珠江年最大暴雨洪水预测实况检验及台风天缺陷形势分析总结.pdf
- 臭氧氧化降解微囊藻毒素-LR动力学研究.pdf
- 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看文化软实力较量.pdf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表(房建).xls VIP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docx VIP
- 2024年全国高级配电线路工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颗粒级配曲线不均匀系数计算.xls VIP
- 建筑工程CAD网络课程项目申报书--.docx VIP
- 《我与地坛(节选)》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VIP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 2025年秋季学期-2026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校(幼儿园)大宗食材(肉蛋)采购及配送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VIP
- 耐高压PICC置管课件.ppt VIP
- 功能性子宫出血病历模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