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4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结果表明: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达立通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湖北省中山医院刘绍炼等运用达立通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胶囊
30mg/次、1次/天,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次、3次,天,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
上,加用中药达立通颗粒口服,l代,次、3次,天,两组均为3周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分别于
治疗前后做胃镜检查,并观察上腹疼痛、反酸、烧心、暖气、腹胀、恶心欲呕等主要临床症状的变
化t结果表明: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胃镜疗
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66%和70%。说明达立通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
河北省中医院消化科刘启泉等观察了达立通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将98例胆汁
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达立通颗粒;对照组48例,予多潘力酮,观察两
组患者症状疗效、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发现,在证候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82%,对照组
为66.67%;胃镜疗效上,治疗组有效率78%,对照组有效率52.08%;病理疗效上,治疗组有效率
胆汁反流性胃炎优于多潘力酮。
另外,武汉市长江医院李培新,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董荣坤等对达立通颗粒治疗
腹部手术后肠功能的恢复进行了研究。李培新发现该药对于手术后恢复胃肠功能,提高食欲,促进
恢复有着非常优越的疗效。董荣坤等观察达立通颗粒对急性阑尾炎病人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后胃
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后发现,达立通颗粒对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明显
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戳孔感染、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
意义(PO.05)。说明达立通颗粒能够加速急性阑尾炎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达立通颗粒是南昌弘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三类新药,由柴胡、枳实、木香等
中药材制成的无糖型颗粒剂,方中主药柴胡性味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具有和
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能条达肝气而解胸腹胁胀痛之证。枳实性味苦、辛、微寒,归
脾、胃、大肠经,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的作用,用于食积停滞、胸脘痞满之证。木香性昧辛苦、
温,人脾经,能理气行气、调中止痛。全方具有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的功效,试验研究
也证明其有良好的改善胃肠动力的作用,临床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
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等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胃痛辨证方药纵向研究
黄穗平 黄俊敏广东省中医院(510120)
胃痛又称之为胃脘痛,是以胃脘部或近心窝处出现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胃痛大致包括了西医的
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对于慢性胃炎和胃神经官能症方面西医没
有特别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中医在治疗胃痛方面具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肯定的优势。通过本
一131—
研究,了解胃痛方药证治文献的历史分布情况,以方药使用为线索,从整体上把握各个历史时期胃
痛方药证治规律,并为今后胃痛的方药研究奠定文献基础。
1.研究思路
1.1方法
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采用频数分析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结合历代对胃痛
的认识,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1.2对象
本次研究以先秦至清代中医古籍所载关于胃痛治疗的方药为对象。在电子出版物《中华医典》
光盘中检索关键词“胃痛、胃脘痛、心痛、心下痛”,然后筛查出相关的文献。
2.结果分析
2.1 各个历史时期的证治状况
根据中医学发展史,可划分为汉代以前(包括汉代,约公元220年前),隋唐宋朝间(公元589
—1912)。
2.1.1汉代以前(包括)的证治概况
表1 汉代以前各类药物的出现频数及频率表
牛表中所列药物类别,依据《中药学(2002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以下同)
分析:胃痛最早见于《内经》,胃痛的症状、病因病机等可见于《内经》、《伤寒》、《金匮要略》
等古籍,但甚少提及具体治疗方药,仅收录成方6首,故在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