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国考申论(地市级)真题解析.doc
2011年国考申论(地市级)真题解析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具体表现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两个方面:公办学校不仅学费、赞助费、借读费高昂,而且缺少专门供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公立学校;农民工子女没有城市户籍;考大学成为难题;不公平待遇和歧视,使农民工子女心灵受到创伤。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有限,条件简陋,经费紧张;没有办学许可证,没有合法地位,没有政府支持;教师队伍不稳定,生源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随着教育成本越来越高,上学难在农村表现的尤为突出,有些地方出现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困境,辍学之风抬头,但是仍然有许多农民越是在这样的困境中越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受教育上,。因此,应该下大力气,改变教育资源不合理分配以及农民子弟就业难的问题,给广大农民寄以希望的教育。
二、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3)400字。
【参考答案】
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为了改变我县学校不合理的校点布局,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明显提高办学效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我县将有效利用各方面条件,逐步推进寄宿制办学。
、规模小资源联村办寄宿制学校、民族寄宿制学校、边境形象学校等。
创办寄宿制学校,意味着孩子们要去更远的地方读书,难免会加重家长们的担忧。我们将努力把寄宿制学校办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学校,希望广大家长朋友关心和支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县教育局 年 月 日
三、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参考答案】
希望小学遭到废弃的原因包括:一是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和“撤点并校”政策殃及部分希望小学;二是生源锐减,部分学龄儿童追随外地务工的家长异地就学;三是农村税费改革引发农村经费紧张,财政经费的有效投入降低。解决希望小学遭到废弃的具体建议包括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引导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科学规划。建希望小学,要了解当地当地中小学教育布局发展二是合理利用。利用,建立乡村图书馆、村文化活动中心等村民文化娱乐场所,实现废弃校舍的“零闲置率”。三是引导。,务工鼓励农民工子女在本地就学,保证希望小学生源。
四、“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语言流畅;(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范文】 乡村文化从“失根”到“寻根” 乡村文化式微,让一些学者慨叹“失根”了:在农村不仅难以看见传统的生活方式,连其蕴含的独到的文化精神内涵也难觅其踪。在传统的乡间伦理价值秩序解体的同时,新的价值秩序并未建立,其间存在的巨大的“真空”让农村人或者已走出农村的农村人无所适从,尤其是对处于成长阶段的乡村少年而言更是如此。这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农村文化的繁荣,离开了乡村文化,新农村建设便无从谈起。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根”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植根于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寻找当今乡村文化的“根”。让乡村文化的“根”深深的扎根于农村,紧紧的扎根于乡村,为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生活,活跃农村文化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乡村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扎根于土地,在劳作过程中形成朴实的人际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名牌香水培训培训资料.pptx VIP
-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pptx VIP
- 送教上门教案.docx VIP
- 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pdf VIP
- 2024年北京海淀区教委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MTT 420-1995 高水充填材料.pdf
- 一种蒽醌加氢生产双氧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VIP
- 剑桥顶级教材unlock 3级课件-Unit5-Listening2+LD.pptx VIP
- 石油化工物料汽车装卸设施设计要求.pdf VIP
- 专题62 说明文之说明对象特征、信息筛选与整合(知识梳理 练习)-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