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皂甙生物转化初步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年会 文冠果皂甙生物转化的初步研究 洪振宇1 田晶p许柏艳1徐龙权2 1.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大连 116034;2.大连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部大连116034 【摘要】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油用和民间药用植物,但是文冠果果壳常被作为废弃之 物,对其化学成分研究不多。文冠果果壳中含有多种皂甙类成分,具有抗炎、护肝、抗 肿瘤以及机体免疫调节等药理特性。本文初步研究了黑曲霉印.铭茵产酶液水解文冠果 皂甙的方法,确定酶解条件为:水解文冠果皂甙糖基的最适底物浓度为3%,最适pH为 5.o,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时间为40h。该研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文冠果皂甙 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sorbif01ia 微苦,性凉,能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敛干黄水,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判21,曾列 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国内外学者已对其枝、叶、花、果柄、种 仁、果壳、木材等部位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一些研究一’5“]。文冠果果壳中含 有脂肪酸、甾醇、皂甙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皂甙类成分为文冠果的主要活性成分。现 代研究表明文冠果果壳中含有多种皂甙类成分,含五环三萜母核的皂甙类化合物具有广 泛的药理作用和重要的生物活性,尤其在抗炎、护肝、抗肿瘤以及机体免疫调节等方面 已经显现出令人关注的药理特性‘71。通过生物转化改变天然皂甙的结构将获得具有更高 生物活性的皂甙,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功能性食品及保健品工业,将提高产品附加值, 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前景。 1.仪器与材料 文冠果壳(购于内蒙古赤峰林场);黑曲霉印.钳(由大连工业大学菌种保藏所提 desilice60 供);薄层层析板Gel 计(美国PE公司);LC一20AD高效液相色谱仪,SPD.20A检测器(日本岛津)。 2.方法与结果 2.1文冠果皂甙的提取分离 称取文冠果壳粉末2009,在70℃用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 过滤回收浓缩乙醇,将浓缩液用乙酸乙酯(1:l,v~)萃取,除去部分杂质,水层继 466 第六部分功能发酵制品篇 续用水饱和正丁醇(1:1,VⅣ)萃取,合并正丁醇层,浓缩得褐色浸膏。将褐色浸膏 过AB.8大孔树脂纯化,浓缩蒸干,得黄褐色粉末。 2.2酶液的提取 酶液。 2.3文冠果皂甙的酶解 2.3.1酶反应的最佳底物浓度 配制1.0%、1.5%、2.O%、2.5%、3.O%五种不同浓度的文冠果皂甙底物。取5个 后,50℃条件下反应40小时,水饱和正丁醇终止反应,分层后取上清液进行TLC分析, 结果如图1所示:底物浓度低于3%时,转化较彻底,因此选择3%作为此酶反应的最适 底物浓度。 图1底物浓度对酶反应的影响 1、2、3、S、4、5分别为1.0%、1.5%、2.0%、底物、2.5%、3.0% 2.3.2酶反应最适pH值 在最适底物浓度的基础上,取5个DOF管分别加入0.1111L pH值为3.0、4.0、5.0、 50℃条件下反应32小时,水饱和正丁醇终止反应,分层后取上清液采用TLC分析结果, 到酶解产物减少,本实验选择pH5.0作为酶反应的最佳pH值。 467 2013’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年会 ’ 图2pH对酶反应的影响 1、2、3、S、4、5分别对应pH值3.0、4.0、5.O、底物、6.0、7.O 2.3.3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的3%的文冠果皂甙底物,分别于30℃、40℃、50℃、60℃、70℃条件下反应32小时, 水饱和正丁醇终止反应,分层后取上清液采用TLC分析结果,结果如图3。由图3可以 看出:在40℃.50℃时,酶活性较高。超过60℃,得到酶解产物减少。温度为50℃时, 酶解更完全,因此,选择50℃作为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