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求职择业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 求职择业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doc

求职择业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 第一节 心理矛盾与大学生就业 心理矛盾也可理解为心理冲突,它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向的动机、欲望、目标和反应同时出现,由于莫衷一是而引起的紧张心态。 心理冲突是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 人的一生就是在矛盾心理中度过的。 心理矛盾是促进心理发展的动力。 过分强烈而持久的心理矛盾对人的心理健康与活动效果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心理矛盾既有需求矛盾,也有目标矛盾,主要表现为: 1.有远大理想,但往往不能正视现实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追求美好未来。大学生在择业中这种追求和憧憬更为强烈,更为丰富,更为远大。 但是,理想往往脱离客观条件。在择业中未慎重考虑所选择单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以致出现理想自我膨胀和现实自我萎缩之间的矛盾。 2.想做一番事业,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不愿到边远地区去,不愿深入基层。 3.有较强的自我观念,但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 由于他们涉世尚浅,社会经验不足,自我意识还不完善,还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自负:自我评价过高,洋洋自得,目无一切,(就业期望过高); 自卑:自我评价过低,自卑自贱,自艾自怨,(就业期望过低)。 在面对择业现实时,有时不能把握自我,缺乏驾驭自我的能力。遇到顺利的事,忘乎所以、狂喜狂欢;遇到挫折时,烦躁苦闷、自暴自弃,不能冷静地理智地对待现实。 4.渴望竞争,但缺乏竞争的勇气 真正面对社会为其提供的竞争机会时,许多大学生顾虑重重,缺乏勇气,害怕:竞争失败丢面子,竞争伤和气,不正之风干扰太大,竞争肯定会败北。 真正原因是主观努力不够,缺乏实践的能力和勇气,尤其是在择业遇到困难时,不善于调整目标、调整自己,而是自己给自己打退堂鼓,自己拱手让出竞争的权利。 5.鱼和熊掌,都想兼得,难于决断 择业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多种选择的境遇。各种选择各有千秋,倘若犹豫不决,往往坐失良机。 例如,考公务员待遇稳定,但收入不高;经商收入丰厚,但不稳定;留在原籍人际关系较熟,但缺乏新鲜感和挑战性;去外地有新鲜感和挑战性,但又人地两生。 为什么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会产生以上心理矛盾呢? (1)求职择业本身是各种矛盾的汇集,难于抉择。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专业与爱好的矛盾、专业与地域的矛盾、地域与家庭的矛盾、讲究实惠与精神需求的矛盾等。 (2)大学生自身处于人生中心理矛盾突出的阶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开放与闭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为什么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会产生以上心理矛盾呢? (3)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性。 (4)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常见的就业心理误区和障碍分析 一、常见心理误区 心理误区:是指人在心理上特别是认知和人格上陷入无出路而又不能自拔,且本人对此又缺乏意识的状态。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误区有: 1.“选择的自由度越大越好” 2.“我不能比别人差”——攀比心理 3.“过去我事事顺利,择业也依然会顺利” 4.“大多数人钟情的一定是好工作”——从众心理 5.“要去就去沿海或大城市” 6.“选择单位就看实惠不实惠” 7.“求职的竞争就是关系的竞争” 8.“首次就业关系一生命运” 二、常见的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指一切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它是由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了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 心理障碍表现十分复杂,程度亦有轻重之分。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多属适应过程中的轻度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 1.焦虑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种复杂情绪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生理反应。轻度的焦虑,人皆有之,是正常的。适度的焦虑,使人产生一种压力感,迫使人积极努力。过度的焦虑,则会干扰人的正常活动,易导致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疾病。 2.自卑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自卑常和怯懦、依赖等心理交织在一起。自卑使一些学生悲观失望、忧郁孤僻、不思进取,阻碍了学生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会产生精神不振、消极厌世、沮丧、失望、孤寂、脆弱等心理现象,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自卑型问题人格发生。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自卑常和怯懦、依赖等心理交织在一起。自卑使一些学生悲观失望、忧郁孤僻、不思进取,阻碍了学生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会产生精神不振、消极厌世、沮丧、失望、孤寂、脆弱等心理现象,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自卑型问题人格发生。 3.怯懦 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有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怯懦,有一种“丑媳妇怕见公婆”的心理。 4.孤傲 孤傲: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估价过高,自认为高人一等,非常傲气;或认为自己已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各方面条件也不错,不会没有好的归宿,哪个单位录用自己是其荣幸;或认为现实太落后,英雄无用武之

文档评论(0)

dzzj200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