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7:结束语
以上是对燃煤52m2马蹄焰池炉节能技术应用的总结与现状汇报,望能对同仁提供有益参考,论
文定有不足之处,请同行和各位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徐州特达窑炉有限责任公司
刘智慧
联系电话
实施方案2浙江某公司39平方米改为50平方米案例
39M2池炉改为50M2优化设计及运行效果
徐州特达窑炉公司 刘智慧(221006)
摘要:介绍一座以发生炉煤气为燃料的39M2多通道马蹄焰池炉改为50M2的优化设计,通过14
个月生产取得了理想的节能效果, 产品质量大幅度的提高,运行效果非常理想。
一:概述
应某公司邀请,我公司于2012年1月设计并组织施工,一座39平米池炉改为50平米池炉,池
炉基础不动,我们在设计上紧紧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下功夫,优化蓄热室及熔化池的设计。
经过14个月生产,从实际效果看,非常理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投资方非常满意,取得了明显的经
济效益。在此向诸位领导和同仁作如下简单介绍。
主要设计参数介绍
1、熔化面积39M2,熔化池深1.3M,改为1.7澄清池深2.3M,池炉底保温1.0M,池壁采用
多层复合保温。
2、蓄热室的设计,采取气流分布优化设计,多通道效果更加明显,把冷凝物部位设计在空通道
内,确保窑期高质量运行。
3、火焰空间设计,采用大空间,强保温,热负荷值14.6x104删3.h。
4、流液洞采用一次阻隔两次下沉形式,对进流液洞玻璃液均化优选。
5、加料口采用大跨度,落层预熔加料形式,加料口长2.4M,密封加料非常理想,外引结构效
果明显。
6、小炉结构,选大倾角结构,喷火口宽占池炉总宽度72%,内倾30
7、大碹采用蜂窝碹结构,明显改善玻璃熔制效果,在加料口上部碹采用特殊结构,严防碱侵蚀。
8、窑坎,在设计热点处设置窑坎,位置通过多次推算确定,现使用效果明显。
9、热管技术在总烟道上的使用效果明显,解决了生活用热水问题。
lO、该窑炉全部采取高效,高强复合保温,除降低能耗外,还同时大大的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
境,为构造和谐社会提供条件。
11、采用价值工程原理,优选各部材料,确保炉龄大于6年。
12、计算机的应用,工作现场摄像监控,窑炉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工作参数由计算机来控制。
三:主要设备和材料
(一)主要设备
1、①2.4M热煤气系统一套。
.114—
2、密封加料系统一套。
3、池壁冷却风系统一套。
4、热工仪表和计算机监控系统一套。
(二)窑炉各部位所选材料见下表
窑炉各部位所选用材料表
使用部位 使用条件 温度℃ 选用的耐火材料
1500一1600
窑拱(内碹) 高温碱蒸汽 优质硅砖
1500一1600
拱脚砖 粉料的飞散和拱顶熔融的流下物 优质硅砖
胸墙 粉料的飞散和拱顶熔融的流下物 1500—1600卜AZS优质硅砖
后墙 粉料的飞散和拱顶熔融的流下物 1450—1600F—AZS优质硅砖
熔 池壁 与玻璃液接触 1400—1600F—AZS(WS)
化 与玻璃液接触,温度变化粉料堆集较
加料口拐角砖 1400—1600F—AZS(WS4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视角下的新产业园区空间组织探索--以南京软件园暨紫金(浦口)创新特区城市设计为例.pdf
- “且行且忆”%3a基于慢行观览体验的南通滨水地区城市设计.pdf
- “数字科学家”课程《Face+to+Face》的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pdf
- “数字水利”应用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
- “有机更新”理念在开发区转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pdf
- “知识驱动、工程导向、专业融合”的电工电子课程建设.pdf
- 《儿科常见疾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制定说明及范例介绍.pdf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若干问题探讨.pdf
- 《金匮要略》网络课程的构建.pdf
- 《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范》修订中的几个问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