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脉冲色谱法的研究Cu-Ni%2fAC催化剂的吸附性能.pdfVIP

CO脉冲色谱法的研究Cu-Ni%2fAC催化剂的吸附性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29 CO脉冲色谱法研究Cu.Ni/AC催化剂的吸附性能 王艳莉令狐丈生刘振宇扬建丽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01) 摘要:本史采用CO脉冲色谱法研究了新型低温炭栽合成甲醇催化荆Cu-Ni/AC 在不同吸附温度下对CO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CO的 吸附量均呈下降趋势;经H2350℃还原的Cu-Ni/AC对CO的吸附量明显高于经 240C还原的催化剂.为作对比。我们还考察了工业C-301合成甲醇催化剂对CO 的吸附情况. 关键词:活性炭;催化荆;CO脉冲吸附 低温CO直接加氢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开发是且前甲酵合成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CO在催 化剂表面的吸附是该反应的重要步骤.因而任何新型催化剂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其吸附性能的 考察。气体脉冲色谱法作为研究气体吸附的方法之一,因其具有分析准确、装置简单、操作 方便和测定速度快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因此,本文采用CO脉冲色谱法研究了新型低温炭载 铜基合成甲醇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对CO的吸附性能,以期为该类低温催化剂的开发提供理论 基础。 l实验部分 1.1仪器 实验所用仪器为Gc-920(I-海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改装而成的一台色谱;CDMC-21色谱 工作站(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Jb;0n-路气体净化系统,实现所有气体的脱水、脱氧; DTC.2T智能程序升温控制仪(山西煤化所制);石英反应管(内径6mm)。 1.2样品 活性炭载体(天津德信化工公司生产).5%Cu-5%Ni/AC催化剂的制各是采用等体积浸渍 法,将一定比例的硝酸盐溶液与活性炭混合均匀,然后放置24小时,再先后在50C、110C 下分别干燥10小时和6小时;工业C-301甲醇合成催化剂(山西煤化所生产)。 1.3操作步骤 (1)六通阀死体积的测定111 取三个不同体积的定量管和六通阀连接,测得不同体积的CO所给出的色谱峰面积,然后 将对应的峰面积对定量管体积作图,得到一条不通过原点的直线。此直线与横坐标负方向的交 点处即为六通阀的死体积。 (2)样品预处理 Cu-Ni/AC催化剂;将0.2 g的5%Cu-5%Ni/AC催化剂(2040目)置于石英反应管内,连 接于色谱装置中。先在高纯He下。以流速30ml/min。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350C,恒温 处理2小时.立即用四通阀切换为H2并在350(2下还原l小时,或在He气流下降至240℃后, ml/min, 再通H2240℃下还原l小时。工业C.301甲醇台成催化剂:通H2气流下,以流速60 10℃/rain的升温速率升至240℃,恒温处理3.5小时, (3)CO脉冲吸附 原位还原结束后,在还原温度下切换成流速为50ml/min的He吹扫半小时,然后在流速 为35ml/min的He气流中降至一定的吸附温度,再将反应管出口切入色谱内。待基线走稳后, 用体积为O,13mI的定量管逐次脉冲注入经脱水、脱氧的高纯CO,用TCD检测剩余的CO, 直至色谱峰面积不变为止.即表示吸附已达饱和。由脉冲进样次数、定量管体积和注入气体 流出峰的总面积,即可获得该吸附温度下CO的化学吸附量。 2结果与讨论 2.1空白实验 直接将石英管连接于色谱装置中,待色谱基线平稳后,脉冲注入高纯CO,实验发现每次 色谱流出峰的峰面积完全一致。说明石英管自身并不吸附CO。 2.2样品的吸附性能 工业C-301甲醇合成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CO的吸附量M测定结果。 袭1 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量 、?T/C40 170 200 220 240 M/m1.g-‘\ A 1.745360.335670.570510.2776l 0 B 3.59320 1.198460.698390.489120.33080 C 0.691440.052010.132500.1492l0.15183 C:工业C-301(240CH2还原3.5h)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