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专题PPT课件.ppt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第1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概念和出现的原因 1.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涌现的不同学派及各种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2.出现的原因: (1)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因而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4)思想文化上: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的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二、诸子百家的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二、诸子百家的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三、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基本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其中的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念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考点1:百家争鸣的概念和出现的原因 【1—1】“任何民族性、国民性或文化心理结构的产生和发展,任何思想传统的形成和延续,都有其现实的物质生活的根源。”(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现实的物质生活的根源”是( ) A.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导致生产力的提高 C.私学的兴起 D.士大夫的崛起 【解析】B。此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四个选项均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背景。“物质生活的根源”主要指经济方面的原因。答案选B。 【1—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科技生产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D。本题可用排除法。①②③都是史实,都是百家争鸣的成因之一。春秋战国时期科技生产谈不上“迅速”发展。因此排除含④的选项。 考点2: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2—1】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D。材料“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说明此学派代表地主阶级,反对贵族特权、主张社会变革、倡导重农抑商。结合所学可知是法家思想。答案选D。 【2—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解析】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大意是:(君主对于)贤人便选拔上来使其处于高位,给他富贵,让他做官长;没有才能之人便免去职位,使之贫贱,让他做奴仆。反映了墨子的“尚贤”主张。 考点3:百家争鸣的影响 【3—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深刻影响。(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的文化觉醒,最基本的原因是( A ) A.独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基本理论》训练.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训练.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常用计量》专题精练.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训练.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工生产流程、无机物的判断》训练.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实验基础及综合探究》专题精练.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训练.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无机物及综合应用》专题精练.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有机化学基础》训练.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有机物及综合应用》专题精练.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有代表性的美术和音乐作品》专题PPT课件.ppt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专题PPT课件.ppt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专题PPT课件.ppt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物理学的发展》专题PPT课件.ppt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专题PPT课件.ppt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专题PPT课件.ppt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应用和现代信息技术》专题PPT课件.ppt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专题PPT课件.ppt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进化论》专题PPT课件.ppt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专题PPT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