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省一等奖(安徽赛区).pdfVIP

2011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省一等奖(安徽赛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收支平衡的研究 孙善朋 朱敬男 潘小强 一、摘要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初步取得成效,随着社 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了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理论 和实证研究这些问题,寻求其根源和解决方法,对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 重要意义。 本文问题一以附件1“2009山东省职工历年平均工资数据”为依据,采用增 长阻滞模型,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预测出了从2011年至2035年山东 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单位:元):40060,45510,51640,58520,66230,74830,84390, 95000,106710,119570,133640,148940,165470,183230,202170,222230,243310, 265270,287960,311210,334800,358530,382180,405530,428380。 问题二根据附件2“2009年山东省某企业各年龄段工资分布表”,结合问题 一中所预测的结果,用Matlab、Excel 等软件计算了2009年该企业各年龄段职工 工资与该企业平均工资之比分别为:0.669244,0.804936,0.982526,1.066681,1.172819, 1.266639,1.208533,1.155055。 30.77% 33.81% 多种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分别为: , , 35.25%,19.34%,26.08%,32.97%。 问题三以该企业某职工为例,以问题一中得出的山东省职工历年平均工资平 均增长率为依据,采用非线性拟合,计算和预测了该职工自30岁至65岁的历年 工资情况,并给出了多种情况下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情况,求出了当养老保险 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时该职工的年龄。求得养老保险基金的 缺口情况如下:30岁交纳养老保险,55 岁退休时,缺口为国亏685790元;30 岁交纳养老保险,60岁退休时,缺口为国亏831840元;30岁交纳养老保险,65 岁退休时,缺口为国亏511950元。三种情况下达到收支平衡时的年龄分别是: 63岁,67岁,72岁。 本文尾声针对问题四,根据以上三个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合理地给出了既要 达到目标替代率,又要维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措施和理由。 关键词:养老金 非线性拟合 Matlab 替代率 增长阻滞模型 1 二、问题的重述 2.1问题背景 [1]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 ,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在劳动者年 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 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 后的基本生活需要。2010年12月2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幅度按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 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自2005年起,国 家已连续六年七次提高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的总体待遇水平翻了一番。 2010年7月14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中国和拉美 养老金制度国际研讨会上透露: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大约为1.3万亿元; 2004年该数字为7400亿元。 如此“未富先老”的人口结构下,趁“人口红利”尚未结束、养老压力还不 十分沉重之机,尽快未雨绸缪、早做筹划,将养老基金抓紧做实做厚,无疑才是 上策。否则,等到“人口负债”日渐沉重——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相对于劳 动年龄人口之比)不断增高,养老亏空已呈尾大不掉之势时,即使再想“国家兜 底”,恐怕也会有“兜不住”之虞——毕竟,所谓“国家兜底”,最终其实还是 国民兜底,由每个国民的劳动来补偿。倘若老龄化严重、劳动人口不足,又如何 能“兜底”?(来源:百度百科) 2.2问题分析 基于上文对于养老金的社会背景分析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