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面贯彻新闻报道方针 着力营造和谐舆论环境
摘 要: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真实也是新闻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而人为拔高无疑会造成新闻失实。宣传优秀事迹的新闻报道如果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价值,甚至会走向反面,不但不能感动更多的人,反而还会给新闻当事人及其周围的人带来伤害,带来人际间的不和谐。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新闻报道必须坚持“客观、真实、公正、全面”的八字方针,全面营造和谐舆论环境。
关键词:贯彻;新闻报道方针;营造;和谐舆论环境
现代社会日益发展的、广泛的信息交流,打破了各地区、各部门、各省市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界限,使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种信息的世界化,是世界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发展潮流的必然产物。新闻传播工具(尤其是电视、报纸、杂志、广播四大媒体)的发展,使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长期坚持党的新闻报道方针,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迅速、全面、健康的发展,对促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出现了诸多深受受众关注和欢迎的报刊杂志和广电栏目。
但新闻报道也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有的小报和广电栏目曾片面地以新、奇、巧为方针,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报道不真、不实,或多或少地造成了精神污染和人际间的不和谐。如据《齐鲁晚报》报道:吉林市某中学初二女生李玉(化名)家境贫寒,从5岁开始靠捡拾废品贴补家用,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用拾荒所得资助他人,5年来拿出了5000多元钱帮助了50多人。她因此获得了很多荣誉,也成为“2010年感动吉林十大人物”中唯一的在校学生。然而,感动了社会的她却遭到同学的讽刺和孤立,2011年新学年开学之时不得不向学校提出转学请求。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李玉令人感动,更让人心疼,究竟是谁把这么好的孩子推向了孤立?从报道中不难看出,媒体的“拔高”报道和虚构情节,是把李玉从同学们身边推开的直接原因。过去,李玉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由于她乐于助人,热心学校和班级的公益活动,赢得了同学们的信赖,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大家还一致推选她担任了班级的团支部书记。李玉感到非常快乐,这种快乐促使她更热心地帮助别人。然而,当有的媒体得知李玉的感人事迹后,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制造“卖点”,添枝加叶、夸大其词、胡诌乱蒙。李玉学习成绩本来一般,媒体却把她渲染成“成绩优异,热心为后进生补课,在她的带动下班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媒体甚至异想天开地杜撰:“在听取李玉的建议受到鼓励后,一个下岗工人成了富翁”。过去,李玉的同学信赖她,被她感动,是因为李玉的真实,李玉也得到了真实的快乐。如今,媒体所塑造的“高、大、全”李玉,让同学们感到很虚假、很陌生。一个真实的李玉,就这样被媒体“捧”离了人群;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就这样走向了反面。
无独有偶。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央电视台某记者的一篇新闻报道,叫做《情到深处》,写的是汶川大地震刚过,一个叫吴家芳的村民,骑着摩托车背着自己在地震中逝世的妻子独自一人去掩埋,文章称赞他是“中国最有情有义的男人”,同时附加了照片。人们看到这则新闻之后,普遍倍受感动。尤其是一个素不相识的深圳单身女商人看到这篇新闻报道后,更加感动至深,带着30多万人民币,主动登门向吴家芳求爱,后来和吴家芳结了婚。当年,吴家芳被提名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然而,提名之后,他家乡的人先是感到愕然,再是表示异议:说吴在妻子在世的时候,时常和妻子吵架,有一次还弄得妻子服毒药自杀未遂。吴所在村的妇女主任说,她还曾经去吴家为他们夫妻吵架的事情调解过好几次;吴家芳已经有整整16年没有供养、也没有喊过一声他自己70多岁的亲生父亲;父亲目前身患绝症,他只隔半里之遥,从未瞟过一眼。这样的人,是中国最有情有义的男人?许多不明真相的人曾为新闻中的人和事付出过自己的情感,并为之激动,为之流泪,然而……却是虚构和编造出来的东西,而当初人们却好像真有那么回事去接受。一则令人感动的新闻,就这样在偏差和错误中,遗憾地收场了。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真实也是新闻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而人为拔高无疑会造成新闻失实。宣传优秀事迹的新闻报道如果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价值,甚至会走向反面,不但不能感动更多的人,反而还会给新闻当事人及其周围的人带来伤害,带来人际间的不和谐。新闻中像这样“事实+谣言”的报道,不但违背了党的新闻报道方针,也与人民群众对新闻传播的愿望、要求相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中,新闻人应坚持贯彻党的新闻报道方针,用正确的舆论导向鼓舞人、引导人。基于这一考虑,笔者特提出如下建议供大方之家参考、指正。
一、坚持新闻报道方针,把真实、准确作为基础和前提
新闻报道“客观、真实、公正、全面”的八字方针,是刘少奇同志1956年在对新华社工作的指示中提出来的,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新闻报道方针。这个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