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备战2012届中考对联考查导向及复习策略.docVIP

【鲁教版】备战2012届中考对联考查导向及复习策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教版】备战2012届中考对联考查导向及复习策略.doc

中考对联考查导向及复习策略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特点。   2.分析中考对联题的考查导向,制定复习策略。 3.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设想: 借中考典型例题的分析,了解出题者的考查导向,制定复习策略,再辅以练习深化。 教学内容和程序: 一、导入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很有文化韵味,我想,这里也有“对联”的一份功劳,由各地电视台选送的对联富有地方特色。同学们猜猜,浙江与江苏台选送的对联会突出那些景点和特产? 出示对联 横批:联袂贺春   浙江: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江苏: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这副对联简洁明了,诗意连连;江浙特色,尽在其中! 对联,是一种富含文化古典气息的文学形式,在近两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内容由课内诗文涉及到各种各样课外知识,题型也是多姿多彩。这节课让我们通过对中考典型例题的分析,推测其考查导向,来制定复习策略。 二、典型例题分析 说说你对对联的了解。 (改写题)例1. 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简析:例1只要抓住对联的特征进行删改即可,答案:贵(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温馨提示:——对联常识 要想在中考卷中做好对联类试题,首先应当了解对联的一般常识,掌握这种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学形式的特征。对偶是对联最基本的修辞手法。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3. 意义相关。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节奏相合。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5.平仄相协。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 结构相应。上下两联的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 另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对策:了解对联常识(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 (拓展题)例2. 下面是一副集句联,请写出其句子各出自何处及原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多故人。 简析:通过蕴含浓厚的文化气息的对联,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也是04年中考一大亮点。上联出自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下联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撰写题)例3、(2004年大连)将下列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析:这类题要充分调动课内相关知识的积累,注意结合对联的常识,对照题目仔细琢磨。例5答案示例:寄托理想描绘世外桃园 对策:加强诗文积累(背诵+理解+运用) (拓展题)例4. (2003年福州)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 白云常带楚江秋 ( )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 )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 ) 简析:只要平时关注名胜古迹,多加积累,解题便游刃有余①黄鹤楼 ②岳阳楼 ③泰山 诗文链接:《黄鹤楼》崔颢 《临洞庭》孟浩然 《岳阳楼》范仲淹 《望岳》杜甫 (选择题)例5、(2004年南京)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 例如: 石头城 对 燕子叽 朝天宫 对 阅江楼 凤凰台 对 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乌龙潭 对 ________ 莫愁湖 对________ 总统府 对__________ 简析:例5比较简单,只要注意词性相同结构一致的特征即可。答案依次是:白马湖、无想寺、状元楼。此题借助对联属对,考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