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恢复技术模式研究
席青虎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021008)
摘 要:本文主要对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恢复8种技术模式的固沙效果、植物生长、群落稳定等方面进行了研
究。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恢复8种技术模式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生态、社会和经济
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本研究,提高沙区综合治理工程建
设的科技含量,促进植被恢复速率,以实现沙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恢复;技术;模式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天然草原保护相对完好的绿色净土,总面积867万 hm2[1] 。近年来,由于气候
环境变迁和人为活动增加等因素影响,加剧了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程度。这不仅严重威胁着呼伦贝尔市的生
态安全,而且影响东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2005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草
原沙化治理工作,举全市之力实施综合治理,筛选先进科学适用的治沙技术,解决治沙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呼伦贝尔沙地自然条件和沙化扩展情况、沙化土地形成及扩展原因、流动沙地风沙流的移动规律、
当地植被演替规律及今后沙产业发展等因素建立不同的沙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模式,经过近几年试验、观
测、筛选,确定出以下几种技术:沙地樟子松封育更新技术、固沙灌草方格状混播治沙技术、半固定沙地
植苗造林治理技术、机械沙障与固沙灌草混播治理技术、樟子松野生大苗移栽固沙技术、高立式沙障治理
模式、沙地樟子松造林配套技术、2B-SD1型沙地播种机应用技术等。通过大力应用推广各种技术模式,使
沙区各类沙化土地植被盖度快速增加,有效控制土壤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腹地呼伦贝尔沙带,呼伦贝尔沙地是全国四大沙地之一,地理坐标为
47°20†~49°50†N ,117°12†~121°10†E,地貌属冲积、风积高平原、丘陵,海拔550~800m。该区
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5~2‣,无霜期90~100d,年平均降水量235~490mm,
平均风速3.2~4.3m/s。该区河流均属额尔古纳河水系,地带性土壤东部为黑钙土,中部为栗钙土,西部为
普通栗钙土和淡栗钙土。地带性植被草甸草原主要是以贝加尔针茅、羊草、线叶菊等为主,干草原以大针
茅、克氏针茅等为主。
2
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总面积有128.08万 hm ,占呼伦贝尔草原总面
2
积的14.77%,另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110.01万 hm 。
2 研究区沙化原因分析
2.1 自然因素
2.1.1气候因素
[2]
据资料显示 ,近5年间,呼伦贝尔草原气候持续高温干旱,年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9~1.4‣,而年均
降水量比常年减少15~40%。该区年大风时间达20~40d,年均风速4~5m/s。气候变暖、干旱加之多大风是
加快了草原沙化的进程。
2.1.2地质因素
呼伦贝尔草原地质构造上以中细沙为主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而成,土壤为黄土状亚砂土和粉土,平均
厚38m,并极易受风力吹蚀[3,4]。该区沙源相当丰富,只要划破草皮就会露出沙子,并且在风力作用下,加
速扩展,造成草原沙化。
2.2 人为因素
2.2.1 人口增长过快和滥捕滥杀
人口快速增长是草原沙化的一个重要诱导因素。人口数量超过生态环境的容量,必然造成资源的过度
利用,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野生动物的过度捕杀,破坏了草原生物多样性和原有的生物圈系统,
使生物链断裂。草原鼠由于失去天敌,大量繁殖,吃光植被,使草原大面积沙化。
2.2.2 超载放牧和滥垦草场
[5]
该区超载放牧现象十分严重,破坏了沙地植被自然恢复能力。资料显示 ,理论载畜量为530个绵羊单
位,而超载高的年份达到780个绵羊单位,超载47%。20世纪60~90年代间,呼伦贝尔草原曾进行过两次大
开荒,导致表土流失、土地沙化,虽然后来采取了闭耕措施,但短期内难以恢复。
2.2.3 乱砍滥伐森林资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冠心病中医血瘀证型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关系的Meta分析.pdf
- YJCAD系列设计软件简介.pdf
- 辅助管线对深水钻井隔水管涡激振动影响分析.pdf
- CNP1000安全壳结构动态试验模型的设计和制作.pdf
- 衬砌背后空洞对隧道结构承载力的影响探究.pdf
- 国内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地研究进展.pdf
- 黄酮的防晒性能的研究.pdf
- 电着二硫化钼工艺的研究.pdf
- 超浅埋大偏压分离式黄土隧道大变形灾害和治理.pdf
- 复杂网络的同步%3a理论、方法、应用和展望.pdf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