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鲁教版选修《人间词话》十则学案练习.docVIP

新鲁教版选修《人间词话》十则学案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鲁教版选修《人间词话》十则学案练习.doc

《第十单元 10 人间词话 十则》学案 阅读全文,然后回答文后各题 下列句中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遽:匆忙,草率。 B.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蓦:马上 C.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衡:衡量 D.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豁:使……开阔 2.对下列句中的“以”字与所给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词以境界为最上。 A.北宋、五代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B.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C.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D.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3.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满含泪眼问问春花,春花却不能回答,零乱的落花已经飘飞过秋千去。 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可以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是在杜鹃悲啼不停夕阳将暮的时刻。 C.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水禽已并眠在池边沙岸上,月光透过云层,花被风吹动,在月光临照下婆娑弄影。 D.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冬日杨柳上,寒冷的气息在逐渐远去,柳枝飘动尤如炊烟袅袅,红杏树上花朵鲜艳,如火如荼,使得春日的热闹之景更加生动。 4.下面诗句属有我之境的是: A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B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片云天共起,永夜月同孤 5.文中借用形象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下列对诗句的比喻意义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长林叶落,西风乍起的清秋时节,登楼远眺,云淡天高,一条路通向遥远的天际。此情此景,一种孤独寂寞油然而生,似乎也唤起了一种追求和探索的期望。比喻在创业治学的开始阶段,必须高瞻远瞩,视野开阔,耐得住寂寞孤独,不断地寻找人生的目标。这是第一阶段。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描绘热恋中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独钟,专一执着,虽衣带渐宽,枯槁憔悴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比喻创业治学的过程中,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具有不怕艰难险阻,不惜殚精竭虑的献身精神。这是第二阶段。 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描绘了灯如海,花如潮的无宵节,情人约会的情景。经过百千次苦苦追求,在那灯火冷落之处,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意中人,不禁大喜,极度幸福、欢欣。比喻经过艰辛的探索和追求,虽然走了许多弯路,但最终还是获得事业成功,学业有成,理想实现的无比喜悦和快慰,这是第三阶段。 D.王国维在此则中谈的是创业之路、治学之路。他认为大事业大学问有可能一蹴而就,但必须循序渐进,进行长期的探索和追求,必须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仅要有天赋,更需要进行刻苦的修养。他强调的是一种献身精神,这既是一条充满荆棘和险阻的艰辛之路,也可使人体验到最高的精神愉悦,话中蕴含深邃的人生哲理。 6.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⑦⑧王国维认为,诗人对自然人生要做到: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统一。也就是重视外物与轻视外物的统一。 入乎其内,即重视外物,才能获得丰富的创造材料,细致体察感受外物,作品才有生气。 出乎其外,即轻视外物,跳出自然人生之外,才能纵观生活的整体,作品才能内容深刻,情致高远。 B.在③④则,王国维认为要做到:(1)写真景、真情。景真,写出自然神韵,不只求形似;情真,发自肺腑,诚挚深切,而非虚情假意,无病呻吟。(2)出境界需情景交融。 (3)除了以上内容、形式两方面之外,还需炼字的技巧。这样才能使诗词出境界。 C.怎样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在第⑥则中作者指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光从形式上去仿照,达不到美的境界,还可能带来丑的效果。 D.本文围绕“境界”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观点,诸如:境界有“造境”与“写境”之分,境界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境界离不开“情”与“物”,成功者必经的三种境界??,?词的境界取决于作家“心”的境界,只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才能写出有生气,有高致的作品?。?? 7.翻译下列句子: (1)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2)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3)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泌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