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北部陆坡HD196A站位柱状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S、Fe同位素特征和其意义.pdf

南海东北部陆坡HD196A站位柱状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S、Fe同位素特征和其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70- 中国地球物理201l (26)海洋地球物理学 南海东北部陆坡HDl96A站位柱状沉积物中 自生黄铁矿S、Fe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CharacteristicsofSurferandIron of inSedimentCore IsotopeAuthigenic Pyrite fromSite SouthChinaSeaandTheir HDl96A,Northeastern Significances 莉3 张美1,2孙晓明2,3,4徐芦 阳2陆红锋5 MeiSun XuLi Lu Lu Zhang Xiaoming Yang Hongfeng 1.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510640; 2.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州510275;3.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广州519275; 4.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州519275; 5.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510760 在正常海相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是硫酸盐还原作用的产物,所消耗的有机碳占有机碳氧化总量的 不断上升的甲烷流体控制了沉积物孔隙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和硫酸盐一甲烷界面(SMI)深度,从而使硫酸 盐的还原产物——硫化物的含量及硫同位素特征发生变化,同时也会使有机质的氧化由硫酸根细菌还原 柱状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的S和Fe同位素研究来探讨自生黄铁矿的成因以及AOM过程。 研究样品HDl96A站位柱状状沉积物岩心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03年“海洋四号”船运用大型重力活 屑矿物鉴定挑选出黄铁矿单体,进行S和Fe同位素的分析测试。自生黄铁矿硫耐位素测试首先将黄铁矿样品 量结果以V.CDT为标准进行计算;Fe同位素分析在国土资源部同位素重点实验室完成,利用多接收电感耦合 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进行分析,分析结果相对于国际标准物质I洲.014进行计算得出的。 CDT…,那么, 并在540cm达到最大值一27%0,之后快速减少再增大。假设底层海水溶解硫酸盐的6345=19%o 相应产生的同位素分馏为46~67.4‰。而黄铁矿的Fef司位素(6ⅪFe)主要在一0.81‰—一0.30‰之间,与大陆火 山岩的平均值【21相比(0士0.05%o),富集轻铁同位素。在缺氧的沉积环境中,细菌活动是黄铁矿形成的主要营力。 结合HDl 96A站位黄铁矿含量、孔隙水中S042-浓度以及顶空气中甲烷含量等数据【3】,在单元I,黄铁矿的 含量,有机碳含量等较低,硫同位素较负,分馏程度较大,说明是硫酸盐在较低的还原速率下进行的,有机 质的降解主要受到BSR的影响。而单元II是有机质丰富、缺氧程度高和甲烷厌氧氧化强烈的沉积单元【3|,黄 铁矿的硫同位素值增大,分馏程度减少,说明甲烷厌氧氧化作用加快了硫酸根的还原,BSR和DIR是有机 分馏的10%-27%之间,大部分有机质还是由BSR降解的,也间接地说明了黄铁矿的形成是硫充足,受到铁 供应的限制。因此,台西南盆地柱状沉积物中黄铁矿是在BSR和DIR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以BSR为主。 由于底层甲烷流的存在,使得SMI界面变浅,在铁的还原带中渗透了部分的BSR。 本研究由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十一五”项目(编号:DYXM—115—02—1—1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 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课题(编号:MSGL08—01,MSGLCAS03-4)联合资合资助。 参考文献 framboids and 【l】S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