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冲击式运动原理的理论分析与仿真.pdfVIP

惯性冲击式运动原理的理论分析与仿真.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惯性冲击式运动原理的理论分析与仿真.pdf

惯性冲击式运动原理的理论分析与仿真———刘品宽 孙立宁 刘 涛等 惯性冲击式运动原理的理论分析与仿真 1 ,2 1 3 1 刘品宽  孙立宁  刘 涛  吴善强 1.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 ,哈尔滨 ,150001 2. 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加工与生产技术研究所 ,不伦瑞克 ,德国     3. 日本高知工业大学机器人与动态实验室,高知县 , 日本     摘要 :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基于惯性冲击式驱动原理的微小型机器人的 动力学模型 ,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与仿真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器人机构进行 模态分析与瞬态动力学分析。两种分析方法都考虑了双压电膜机构与电场的耦 刘品宽  副教授 合关系 , 以及机器人的支撑与管壁之间的接触摩擦。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分析结 果对比 ,验证了惯性冲击式运动原理的正确性 , 以及该原理用于管内移动微小型机器人驱动是可行 的。 关键词 :惯性冲击式 ;动力学方程 ;耦合场 ;有限元方法 ( ) 中图分类号: TP242    文章编号 :1004 —132 Ⅹ2004 24 —2217 —05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n the Principle of Inertia Drive Mechanism Liu Pinkuan1 ,2  Sun Lining1  Liu Tao3  Wu Shanqiang1 1.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Harbin ,150001 2.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raunchweig , Braunchweig , German 3. Koc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Kochi , Japan Abstract : The dynamic formulation of micro robot based on Impact Drive Mechanism ( IDM) was es tablished by Lagrange method , and the solution and simulation of the model was present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 FEM) , the analysis on modal and transient of the robot mechanics were carried out . In the above two methods of analysis , the coupling problems about mechanics and electric field of piezoelectric bimorph and the contact friction model between robot feet and pipe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 The theory of Impact Drive Mechanism ( IDM) is prov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wo analysis methods , and the feasibility about pipe motion micro robot adopting the IDM theory is proved. Key words : IDM ; dynamic equation ; coupling field ; F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