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
一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任务和内容
定义: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它研究植物的发芽、生长、发育、成熟、生殖和死亡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的生理机制。
任务:
1、研究正常(一般)或不良(逆境)条件下,植物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
2 认识和掌握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
3、积极运用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人类造福。
内容:
二 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发展和展望
(一)产生和发展
第一阶段: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之前(孕育时期)
主要研究:植物的营养问题
时间:16~17世纪
这一阶段从1627年荷兰人凡·海尔蒙(J.B.van Helmont)做柳枝实验开始,直到19世纪40年代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 von Liebig)创立植物矿质营养(minerral nutrient)学说为止,共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
第二阶段:逐渐形成独立的体系 (奠基与成长时期)
时间:18~19世纪
这一阶段从1840年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建立到19世纪末德国植物生理学家萨克斯(J. Sachs)和他的学生费弗尔(W. Pfeffer)所著的两部植物生理学专著问世为止,经过了约半个世纪的时间。
第三阶段: 发展、分化与壮大时期时间:20世纪初~现在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也是植物生理学快速壮大发展的世纪。
20世纪以来,特别是50年代以来,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在微观、个体和宏观三个层次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获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微观方面,通过对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出并确定了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类脂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双层膜上镶嵌着各种功能蛋白,执行着诸如电子传递、能量转换、离子吸收、信号转导等重要生理功能。
(二)展望
植物生理学发展的大特点:
1、研究层次越来越广
2、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3、理论联系实际
4、研究手段现代化
三 植物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水分代谢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被称为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一节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一 植物的含水量
1 不同种类的植物含水量不同
水生植物含水量:90%(鲜重)
旱生植物含水量:6%
草本植物含水量:70~85%
木本植物含水量:稍低于草本植物。
2 同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含水量不同
荫蔽、潮湿 向阳、干燥环境
3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的含水量不同
根尖、幼苗和绿叶——60%~90%
树干——40~50% 休眠芽——40%
风干种子为8%~14%
生命活动较旺盛的部分,水分含量较多。
二 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束缚态——束缚水:靠近原生质胶粒而被吸附不可自由流动的水。
自由态——自由水:距原生质胶粒较远而可自由活动的水。
原因:
三 水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 水分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
2 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
3 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 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5 水分能起散热降温的作用。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细胞吸水的方式:(原)
1 吸涨作用---未形成液泡的细胞
2 渗透性吸水---形成液泡的细胞
3 代谢性吸水
植物细胞吸水的主要三种方式:(新教材)
扩散、集流、渗透作用。
一、扩散:是指分子的随机热运动所造成的物质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移动,是一种自发过程。
扩散是顺农电梯度进行,只适合段距离运输。
二、集流:是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
集流是顺压力梯度进行,与浓度梯度无关。
原因:
水孔蛋白:是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子的跨膜通道蛋白。
水孔蛋白的结构:
通道半径:0.15 0.2nm
水孔蛋白的活性:磷酸化和水孔蛋白合成速度的调节
三 细胞的渗透性吸水
(一)自由能、化学势和水势
1 自由能 ΣE=Q(束缚能)+A(自由能)
束缚能:不能用于作功的能量。
自由能:在温度、压力恒定的条件下用于作功的能量。
化学势:一种物质每摩尔的自由能就是该种物质的化学势。
(每摩尔的某种物质,可以用来做功的能量的度量。)
水势:水的化学势。是指一个系统中的纯水或溶液中的水,所含有的、可以用来做功的 能量,是以水的化学势来度量的。
(每摩尔水中可以用于做功和发生反应或移动的能量的度量。)
(1)单位:巴(P )(帕)
1巴=0.987大气压=106达因/cm2
(2)符号:Ψ
(3)纯水的水势:0巴
(4)溶液的水势:为负值(小于0)(原因)
(水分的流动是由水势高处流向水势低处。)
(二)渗透作用
1 渗透作用:指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浓度高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