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顾贞观《弹指词》的情感特色.doc
论顾贞观《弹指词》的情感特色
摘要:顾贞观作为清初重要词人之一,他的词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极情之至”,主张直抒性灵。他的《弹指词》因其“极情之至”的特点, 被誉为清词前期的性灵派代表作。本文将介绍顾贞观的经历,并从他为友人、亲人的创作的词,以及男女之爱、咏史咏物等方面的词作来说明贞观词的“极情之至”的情感特色。
Summary:Gu Zhengua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ds in the early Qing, his words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is the very deep emotions and advocate directly to express the true thoughts of his heart.His fingertips the word its profound emot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 qualities, known as the clear words the spirit of the pre-camp masterpiece.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Gu Zhenguan’s experience, and from his friends, loved ones of the creative word, and the word eros, Ode to history chanting to explain his emotions profound 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顾贞观 《弹指词》 “极情之至”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谁低语,明月千里故人稀 3
2.1如鱼饮水,冷暖当此一人知 3
2.2金缕曲:绝塞生还吴季子 4
第三章 钗钿约,奈何轻弃此生休 5
第四章 曲为谁弹,心为谁盼 6
第五章 幽远沉致,咏物亦可得高妙 7
第六章 结论 7
第七章 谢辞 8
第一章 绪论
贞观弟子杜诏在《弹指词·序》中说:“若《弹指》则极情之至, 出入南北两宋, 而奄有众长, 词之集大成者也”。可见贞观词的一大特色便是极情,乃情之至也。本文便是要通过顾贞观的词和他与故友的交游,来阐述《弹指词》中流露出的感人至深的情怀,感受《弹指词》与众不同的特色。
顾贞观(1637~1714),字华峰,号梁汾,初名华文。江苏无锡人,清初重要词人之一,与陈维崧、朱彝尊有“三绝”之目。[]贞观少年时代参加“慎交社”, 并成为社中佼佼者, 在慎交社中, 顾贞观年最少, 往来于诸前辈中, 才气为诸前辈赞赏。顺治十一年,在慎交社的活动中, 贞观与吴兆骞相识, 以后结成至交。后来又与同乡数人于家乡无锡惠山结“云门社”,社中会聚了姜宸英、汪琬、汤斌等江南名士, 在吴中影响极大。
康熙元年( 1662)他以“落叶满天声似雨, 关卿何事不成眠”之句而受知于尚书龚鼎孳和大学士魏裔介, 得其荐引而任内阁中书舍人。[]三年( 1664)七月, 蒙天子召见, 贞观特填词《满江红》记此事。但他对这次召见并无多大的荣耀之感, 反倒是隐隐地表露出一点淡淡的忧思和牢骚。然仕途多舛,终不得志。
康熙二十三年( 1684)、二十四年( 1685), 兆骞、性德先后病故,顾贞观痛失知己,悲伤不已,在纳兰逝世的第二年,遂回归故里, 在家乡无锡的惠山脚下、祖祠之旁修建了三楹书屋, 名之为“积书岩”。从此避世隐逸, 心无旁骛, 日夜拥读, 一改风流倜傥、热衷交游。[]
顾贞观在《十名家词序》中说:“今人之论词,大概如昔人之论诗,主格者其历下之摹古乎?主趣者其公安之写意乎?迩者竞起而宗晚宋四家,何异牧斋之主香山、眉山、渭南、遗山?要其得失,久而自定。”[]这篇序文大约写于康熙二十八年,他特别反感重形式轻内容的作法,表明自己追求的是公安派的“主趣”,即注重性灵。据诸洛的《弹指词·序》记载:“先生尝曰:吾词独不落宋人圈圃,可信必传!尝见谢康乐春草池塘梦中句,曰:吾于词曾至此境。”可见他的词追求的是清新自然的境界。贞观词“极情之至”,反对朱彝尊一派,称他们“不足于情”,他对情的重视可见一斑,这大概也是他与容若结为忘年之交的重要原因吧。
一部《弹指词》,写尽贞观一生的心路历程,他的快乐与哀怨, 他的追求和牢骚, 他的种种情愫宛然在目, 其情之至, 让多少人为之动容。贞观在《纳兰词·原序》中曾说:“非文人不能多情, 非才子不能善怨。骚雅之作, 怒而能善, 惟其情之所钟为独多也。”这虽赞叹的是纳兰,但于他自己,岂非也是多情客吗?
第二章 谁低语,明月千里故人稀
2.1如鱼饮水,冷暖当此一人知
贞观与容若的友情能成千古佳话,实因两人皆为性情中人,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