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黄山地区恐龙(迹)足脚印化石的初步研究.pdf
7p
第37卷 第4期 古 脊 椎 动 物 学 报 P.285~ 290
1999年 10月 VERTEBRATA PALASIATICA figs3,p1.I
安徽省黄山地区恐龙 (足迹)
脚印化石的初步研究
余心起 小林快次 吕君 昌。
l安徽省地勘局 332地质仉 黄 山 245000
2美 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 达拉斯 75275
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类研究所 北京 100044
摘要 简要报道了安徽省黄山地区所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从脚印的形态和足迹上看,至少有
三种不同的恐龙 (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共同生存过,其中多数恐龙为两足行走性的。记述了
两个典型的小型兽脚类和小型鸟脚类恐龙所留下的脚印化石。黄山地区恐龙足迹、骨骼化石及
其蛋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晚白垩世恐龙生活习性以及古气候环境均有着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重 市,脆皂垩些.墨垄星逵丝互
中国法分类号 时
自从法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德 日进和杨钟健 1929年报道 中国首次发现恐龙脚印化石
以来,越来越多的脚印化石点被发现和研究报道 (杨钟健,1943;1960;1966;1979a,b;赵资
奎,1979;甄朔南等,1983;Youela1.,1995) 它们在时代分布上,从晚三叠世到晚白垩世
均有,由于大量连续的恐龙足迹能够提供更多的恐龙活动及生活环境信息,单个脚印化
石的命名已显得不那么重要。目前对于恐龙脚印化石的研究,越来越侧重其整体的研究,
通过对一系列的足迹研究,获得其生活习性、气候条件、埋藏环境 以及不同类型的恐龙之
间的相互关系等信息。在我国恐龙脚印 (足迹)化石主要发现于中侏罗统至下 白垩统,上
三叠统、下侏罗统以及上 白垩统发现较少。在上 白垩统与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相 比,恐龙
脚 印 (足迹)化石 的发现相对要少得多。因此,在黄山地 区上 白垩统发现 的大量恐龙足迹
化石,对于了解晚白垩世时期该地区的恐龙动物群的生活习性 以及古气候环境的进一步
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在此地区还发现了恐龙蛋化石及骨骼化石,但是 由于发
现的恐龙骨骼化石较少,属种的鉴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主要对恐龙脚 印化石做一
简要报道。
l 化石分布概况
目前为止,黄山地区恐龙脚印化石点共发现4处 (图 1),它们分别是:徽州区罗 田乡择
收稿 日期:1999~)4-22
古 脊 椎 动 物 学 报 37卷
树下、齐云山小壶天、齐云 山雨君洞 、渠 口乡上 山根村。恐龙脚 印化石均产于 白垩纪地层
中。齐云山、择树下一带产于小岩组 ,渠 口一带产于徽州组 。
图1 黄 山市休宁地 区恐龙化石脚 印点地理分布
Fig1 Dinosaurfootprintlccalitiesin Xiuning Di strict,Hm .ogshan
小岩组 (K,x):出露于齐云山、渭桥、岩寺等地,为恐龙脚印化石产出的重要层位 。
齐云山地区的小岩组 由三个从砾岩到砂岩 的较大旋回组成,每个旋回又 由多个从砾
岩、含砾砂岩到岩屑砂岩及钙质砂岩的韵律组合而成,超覆不整合在齐云山组 (q)、徽州
组 (K h)及 中元古代小练岩组 (PLx1)之上。齐云tlj/J,壶天及雨君洞两处的恐龙脚印化
石处于小岩组第一大旋回(第一岩性段)顶部钙质砂岩上层面的薄层泥岩上 (3cm)。
岩寺的小岩组与齐云山地区的小岩组岩性略有差异,上部砾岩偏少,而 以具风成特大
型交错层理的巨厚层砂岩为主。侯连海 (1977)发现的遗迹化石产于小岩组的上段第 (6)
层上表面薄层泥岩上。与齐云山相 比,化石产出层位偏高.
徽州组 (K一,h):出露面积较大,构成休宁一岩寺中生代红层盆地的主体,是脚印化石
的主要产出层位。下段 由红层砾岩、含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构架构件化的软件复用技术研究.pdf
-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系统.pdf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路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评价.pdf
- 基于汽车ABS_ASR_ACC集成化系统的ABS参考车速确定方法的研究.pdf
- 基于混沌理论的机器嗅觉研究.pdf
- 基于演化视角的国防科技奖励与国防技术创新的协同机理.pdf
- 基于特征的零件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实时并行方法研究.pdf
-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人脸自动识别方法研究.pdf
-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川西新农村环境分析及设计研究罗雅元.pdf
- 基于现代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_王勇.pdf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