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命留给这片沃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生命留给这片沃土.doc

把生命留给这片沃土 ——追记商河县孙集镇晋家村“第一书记”芦绪华同志 7月5日上午,孙集镇晋家村“第一书记”芦绪华去世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全村老少震惊了,村支部书记晋登鲁正在搬砖,砖头砸在脚上,他浑然不觉;晋好祥不相信这个事实,扔下灶上的锅骑上自行车就往村办公室跑;街口的老人们失声流泪,他们的好书记绪华怎么就突然不在了呢? 68岁的老汉晋学光说:“我忘不了这辈子第一次过生日,是绪华专门从济南赶回来给俺过的。”   幼儿园园长晋以美老师哭着说:“芦书记为幼儿园操了那么大心,孩子们还等着芦叔叔参加开学典礼,他怎么就走了呢?”   80岁的老大娘张美英颤抖着说:“去年冬天,绪华给我买了300块煤球,让我暖暖和和地过了冬。” 这个往日充满笑声的村庄,一时间陷入哀痛中。 芦绪华同志,济南市安监局监管一处副处长,2012年5月根据市委“千村(社区)提升”工程统一安排,被局党组选派到孙集镇晋家村任职“第一书记”。2014年7月5日凌晨,36岁的芦绪华,突发心肌梗死去世。他在晋家村服务近800个日日夜夜后,将生命永远留在了他热爱的这片沃土上。 “他把晋家当成家,群众的事就是他的事” 2012年5月22日,芦绪华作为晋家村“第一书记”来和村民见面。村民有两个疑惑:第一,“第一书记”到底是干啥的?第二,这个省城的干部是不是来村里“镀金”的? 他骑着自行车到了地头,村民们正在浇地,晋登鲁给大家介绍:“这是市里来的芦书记。”晋登辉伸出手来才发现自己满手的泥,他不好意思的将手向后缩。芦绪华见状,赶紧支下自行车,跑到泥水地里紧紧握住晋登辉的手,抱以灿烂的笑容:“我叫芦绪华,来村里为大家服务!” 记者记录了芦绪华刚到晋家的情况:从商展路到村里的道路破损严重,路面坑洼,不到两公里的路用了近20分钟,村委会设在闲置的院落内,桌椅破旧不堪,干部群众对许多政策法规一知半解······在第一次与党员的见面会上,22名党员只来了不到10名,除了村党支部成员外,其他党员年龄都在60岁以上。从小在农村长大,在乡镇上工作过的芦绪华面对破败的村庄和涣散的人心也不由倒吸了几口凉气。 芦绪华深知,作为这个村里的当家人,没有吃苦精神,没有耐劳的作风,村庄无从谈发展。市安监局局长傅志清叮嘱他:“‘第一书记’任务艰巨、工作艰苦,局里就是你的大后方,在你需要的时候,局里会第一时间支持你,你要沉下心去干出样子。”他明白,要在晋家扎根,就要发挥共产党人螺丝钉和工程兵的精神,钉牢、钉死、钉出成效。   用芦绪华的话来讲,他得先和村民吃顿“入伙饭”。饭后,晋登鲁跟往常一样准备结账,芦绪华说,“今天我来到晋家村,就是晋家人,这个账我来结!” 随后的一个多月里,他先后召开十几次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会,利用村民休息时间多次深入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与群众促膝长谈、征求意见,并为全村210户村民建立了村情民意档案,将全村人的所有情况都掌握起来,为将来发展、如何发展打下了基础。 有村民说:“你呀,别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我们自己都没信心,你个城市的‘年轻娃娃’热心个什么劲儿!” 意料之中,芦绪华碰了第一个钉子。芦绪华不气馁,给大家打气:只要找对发展的路子,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更没有发展不起来的村子! 芦绪华就挑着一头热的“挑子”不断和村“两委”成员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看法,多次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见面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碰到不配合的群众,去三五次是常有的事,慢慢的群众看他不像是来“镀金”或转一圈就走的样子,就主动把一些真实情况告诉了他。 通过走访调研,芦绪华认为,晋家村最突出的问题是生产生活条件差,农民增收难,集体无收入。说到底,最需要的是发展。他向局党组汇报,和孙集镇党委、政府沟通,确定了三年帮扶路子:先要搞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再创造条件发展长久增收项目,重点以发展乡村无烟工业为核心,带动全村搞配套和服务,推动村庄整体转型升级。   由于长期闭塞,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村里人既固步自封又排斥先进事物。芦绪华决定先带着村“两委”成员和部分群众出去转一圈,开阔一下眼界,他们先后去了寿光、济阳、惠民、长清、平阴等地。通过开眼界、寻差距,晋家村群众的发展热情被激活了。晋登鲁说:“我们被芦书记的责任心感动了,他把帮扶工作当成事业干。”大家纷纷表示:不管有多难,都要和芦书记这个异乡的“晋家人”拧成一股绳,让晋家村变成商河远近闻名的“小岗村”。 “他就像‘拼命三郎’,为了村子发展啥苦也能吃” 路子定好了,钱从哪里来?面对资金困难,晚上,芦绪华一遍一遍地翻着通讯录,一页一页地研究着各级扶持政策,只要能和村里的发展挂上钩,哪怕只有一线希望,都被他深深记在脑海里;白

文档评论(0)

pvw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