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果酒中酚类物质及其非酶褐变的研究进展_陈坚生.pdf
※专题论述 食品科学 2009, Vol. 30, No. 07 281
果酒中酚类物质及其非酶褐变的研究进展
陈坚生,杨幼慧* ,詹金花,谭余良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广州 5 10642)
摘 要:果酒的氧化褐变严重影响了果酒的质量,是果酒生产中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因此,探讨果酒氧化褐变
的机理并寻求有效防止果酒氧化褐变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较全面的介绍了果酒中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发
生非酶氧化褐变反应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以及防止或减轻氧化褐变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果酒;酚类物质;非酶褐变;防褐技术
Research Progress on Phenolic Compounds and Non-enzymatic Browning in Fruit Wine
CHEN Jian-sheng ,YANG You-hui*,ZHAN Jin-hua ,TAN Yu-lia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fruit wine is affected seriously by oxidative browning, which is a long-standing problem in wine
production.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of oxidative browning and study the available techniqu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wine from browning. This review emphatically discussed the varieties of phenolic compounds, the non-
enzymatic browning mechanism, and various browning-preventing techniques in fruit wine production.
Key words :fruit wine ;phenolic compounds ;non-enzymatic browning ;browning-preventing technique
中图分类号:TS262.7 ;TS20 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9)07-0281-04
果酒褐变是影响果酒品质的突出问题,由于褐变使 酚类物质
果酒外观颜色变暗发褐甚至出现氧化味,果酒原有的果
香味受到破坏,而且存放时间越长,影响越大。因此, 单宁类 非单宁类
在果酒生产上,防止氧化褐变尤为重要。 缩合单宁 水解单宁 非类黄酮:酚酸 类黄酮
引起果酒褐变的原因很多。如白葡萄酒和苹果酒中
含有多种易氧化成分,包括酚类物质、金属离子、亚 原花青素A 五倍子单宁 鞣酸单宁 苯甲酸衍生物 黄酮醇类
原花青素B 肉桂酸衍生物 花色素类
硫酸、抗坏血酸酸和乙醇,其中酚类物质是引起果酒
原花青素C 没食子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