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绪论
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四年学习的总结,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阶段,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本设计是陕西省西安市某综合办公楼的空调系统的设计,该综合楼共七层,层高3.6米,总面积4000平方米。
本设计历时近三个多月,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查阅资料阶段,第二阶段是设计阶段。我们在广泛了解了建筑空调系统的特点及详细资料的前提下,进行了空调系统的毕业设计。设计过程中,我得到了指导老师李宝玉的悉心指导和同组同学的热心帮助,顺利完成了设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是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工业和民用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对空调的需求越来越多,空调技术和工程已成为基本建设中比不可少的内容,尤其是办公室的空调发展技术更是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每年都会有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当然,在空调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新问题、新思想,有待我们探讨和解决。
本工程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空调系统的形式。整个建筑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由设在各层新风机组对本层集中配送。
论文在编写过程中曾广泛参考过各种相关资料,除了部分在文后附出之外,其余参考未能一一标出,在此表示歉意。
由于时间仓促,同时由于缺乏实际的施工经验,再加上能力有限,故在本设计中难免有很多不足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专家的批评指正。
2 设计原始资料
2.1 地理环境参数
陕西省西安市
东经:108.93 北纬:34.3
海拔:396.9m 年平均温度:13.3℃
夏季大气参数
大气压(Pa): 95920
室外日平均温度(℃): 30.70
室外计算日较差(℃): 8.70
室外干球温度(℃): 35.20
室外湿球温度(℃): 26
通风计算温度(℃): 31
室外平均风速(m/s): 2.20
室外相对湿度(℃): 72
2.2建筑维护结构信息
a) 外墙
选择墙体的建筑材料为:
石灰、水泥、砂、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墙体总厚度为320mm。
墙体传热系数为0.59W/(m2·℃)
b) 内墙
选择墙体的建筑材料为:
水泥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墙体总厚度为280mm。
墙体传热系数为1.34W/(m2·℃)
c) 屋顶
选择建筑材料为:
石灰、石膏、砂、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卷材防水层,钢筋混凝土
屋顶结构总厚度为215mm。
墙体传热系数为0.99W/(m2·℃)
d) 楼板
选择墙体的建筑材料为:
石灰、石膏、砂、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卷材防水层,钢筋混凝
屋顶结构总厚度为90mm。
墙体传热系数为2.83W/(m2·℃)
e) 窗户
5mm普通玻璃双层钢框外窗,Cs=0.78。
选用密织布作为内遮阳设施,非沿窗面送风。取Cn=0.6。
无外遮阳设施。
2.3 设计任务
本大楼共7层,其中2~7层基本相同,以6层为代表,要求设计出1层和6层的空调系统。制冷机房设置在楼顶。
各房间的温度、湿度设计要求见下表:
表2.1
房间类型 温度/℃ 湿度/% 接待厅 26 ≤65 档案室 28 ≤65 阅览室 27 ≤60 办公室 26 ≤65 服务间 26 ≤65 会议室 26 ≤65 包间 26 ≤65 值班室 27 ≤65 客房 26 ≤65 传达室 27 ≤65 大厅 28 ≤65 3 冷负荷的计算
3.1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冷负荷主要有以下几类:
通过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
透过外窗、天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
人体散热量;
照明、设备等室内热源的散热量;
新风带入室内的热量。
空调冷负荷计算采用冷负荷系数法,适用于计算民用和公用建筑物及类似的工业建筑物空调工程设计冷负荷
对外墙、外窗、屋面、天窗得热引起的冷负荷逐时进行计算,而对内墙、内门窗、楼板、地面得热引起的冷负荷及人体散热和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均按稳定传热计算。最后把各项冷负荷计算结果逐时累加,再加上新风负荷,求出冷负荷最大值及发生时间。
计算依据为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采暖空调制冷手册》。
外墙、屋面、外窗、天窗传热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
W
——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
——维护结构面积,m2
——维护结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室内设计温度,单位:℃
外窗、天窗辐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
W
Fc——窗户面积, m2
Ca——玻璃窗的有效面积系数
Cz——玻璃窗的综合遮挡系数
Dj·max——最大的太阳辐射得热因子, W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实时测温系统的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的温度测试仪设(LCD).doc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oc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doc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空间聚类的台风轨迹提取.doc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力控的液位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模糊控制的直流伺服系统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模式识别的手写汉字识别系统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嵌入式移动设备网络视频播放器的实现.doc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装置的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