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水稻“两迁”害虫为害特点与防控对策初探.pdfVIP

道县水稻“两迁”害虫为害特点与防控对策初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病虫治理与科学用药J严?二磊◆ 道县水稻“两迁害虫为害特点与防控对策初探 冯 清 (湖南省道县植保植检站 湖南 道县425300) 道县地处北纬25。09’~25。50’,气候温暖湿飞虱降落道县在晚稻上暴发,造成0.09万亩晚稻 润,年均气温18.6℃,年降水量1503ram,年日成灾,损失稻谷422.3吨。③世代重叠重,初始虫 照时数1599.6小时,无霜期309d。水稻“两迁”源主要由外地迁入。成虫始见早,成虫盛发期长, medinalis 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迁入峰多量大,田间成虫、卵、幼(若)虫并存。 道县2006年6月灯测:月累计诱稻飞虱成虫达 Guenee)和稻飞虱[危害道县水稻的稻飞虱主要 72569头/台(白背飞虱71864头、褐飞虱705 是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褐飞虱(Ni- 头),其中日诱虫量1000头以上有6d(超过 laparvatalugens)]是危害道县水稻生产的两个最 10 重要害虫,进入21世纪后,受异常气候、作物布 000头有2d);月累计诱稻纵卷叶螟蛾1152头, 局等因素的影响,“两迁”害虫在道县几乎年年偏 重至大发生,对水稻高产、稳产构成严重威胁。笔 诱蛾149、74、69头。④白背飞虱、褐飞虱混合发 者根据多年来对“两迁”害虫的发生调查,结合近 生,褐飞虱上升为主虫态时间早,褐飞虱一般在7 25年的调查数据,及近几年防控“两迁”害虫的 月1日以后逐步上升为主要种群。⑤不同田块田间 成功经验,对“两迁”害虫发生为害特点进行分 虫量差异大。特点是中稻田发生量大,为害加重; 析,探索“两迁”害虫治理技术。 密植田块重于稀植田块;传统施药区重于合理用药 区。⑥种群数量具有季节性“突增”、“突减”现 1为害特点分析 象,并使上下两代问发生数量悬殊。 根据近25年来的资料分析,近年来道县“两 2大发生影响因子分析 迁”害虫表现出6大特点:①发生面积大。1983— 2007年的25年间,稻纵卷叶螟年发生面积50万2.1气候因素近年冬季气温偏高,扩大了“两 亩次以上有6年,这6年是1998、1999、2004、迁”害虫的越冬范围,有利其越冬繁殖,这为大发 2004、2006、2007年,一年中又以第三(2)代稻生提供了充足的虫源。初夏多雨、盛夏长期干旱的 纵卷叶螟代发生面积最大;稻飞虱年发生面积80 天气条件,易引起大发生,迟熟早稻常易受害。全 球变暖,导致“夏凉秋暖”,2006年和2007年连 万亩次以上有8年,这8年是2000--2007年的连 续8年(图1)。②年年中等偏重至大发生,年度续两年的气象资料显示6~8月月平均温度都在 间歇性暴发。2004年9月下旬大量北方回迁的稻30℃以下,9~11月月平均温度都达到20℃以上, ·193· 绿色植保与和谐发展 一 《 {匠 k 一 雕 喧 刊 越 图1 1983--2007年道县“两迁”害虫发生情况 均有利“两迁”害虫的大量繁殖。 最好。④水稻生长后期仍习惯于以“破口”治二化 2.2虫源条件近年各水稻区“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