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743-2003大豆种子产地检疫规程.pdf

  • 25
  • 0
  • 约1.7万字
  • 约 12页
  • 2017-08-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3-06-02 颁布
  •   |  2003-11-01 实施

GB 12743-2003大豆种子产地检疫规程.pdf

  1. 1、本标准文档共12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4.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GB 12743-2003 大豆种子产地检疫规程.pdf

GB 12743- 2003 Bli 青 本标准代替GB12743-1991大《豆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12743-1991《大豆种子产地检疫规程》已执行了十余年,目前,大豆上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种类 已经发生了变化,检验检疫技术也有了发展和提高,原规程已不适应大豆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对原标准 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增加了1995年新公布的国内检疫对象— 大豆疫病,该病也是我国1993年 公布的一类进境植物检疫对象;同时,由于大豆菌核病是土传病害,种子本身并不带菌传病,因此修订后 不再列为应检有害生物。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措施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一些新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东北农业大学、辽宁省植保植检站、吉林省植物检疫 站、黑龙江省植保植检站、农业部大豆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黑龙江省富锦市植保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福祥、吴立峰、文景芝、蔡明、吴雨泉、杜淑梅、孙波、万振家。 本标准委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 199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C日 12743- 2003 大 豆 种 子产 地 检 疫规 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种子产地的限定性有害生物种类、健康种子生产、检验、检疫、签证等。 本标准适用于实施大豆种子产地检疫管理的植物检疫机构及繁育、生产大豆种子的单位和个人。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产地 因植物检疫的目的而单独管理的生产点。 2.2 产地检疫 植物检疫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含种苗及其他萦殖材料,下同)在原产地生产过程中的全部工作,包 括田间调查、室内检验、签发证书及监督生产单位做好选地、选种和疫情处理等工作。 2.3 有害生物 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物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 2.4 限定性有害生物 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或限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2.5 检疫性有容生物 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 防治的有害生物。 2.6 限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一种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但它在供种植的植物中存在,危及这些植物的预期用途而产生无法接受的 经济影响,因而在输人方境内受到限制。 2.7 健康种子 按本标准所列检验方法检验,符合本标准对限定性有害生物要求的大豆种子。 3 限定性有害生物 3.1 检疫性有害生物: 大豆疫病 PhytophthorasojaeKaufm.Gerd. 冤丝子属 Cuscutaspp. 3.2 限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大豆病毒病 Soybeanvirusdisease 大豆霜霉病 Peronosporamanschurica(Naum.)Syd GB 12743- 2003 大豆灰斑病 CercosporasojinaHara 3.3 省里补充的其他检疫对象。 4 健康种子生产 4.1 妞育地选择 4.1.1 繁育地设在排灌条件良好、土壤肥力中等的地块,并翻耕晒土。 4.1.2 繁育地选择连续种植禾谷类作物二至三年以上的地块,无本标准所列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 4.1.3 避免邻作是限定性有害生物的寄主(如向日葵和油菜等),并保持 100m内无大豆的隔离条件。 4.1.4 产地检疫申报:种子繁育单位或个人应在播种前一月向当地植物检疫机构申请产地检疫,并填 写申报表(见表1), 表 1产地检痊申报表 申报号 : 作 物名称 : 申报单位 (农户):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地址: 种植地块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