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武式太极拳练习五阶段
太极是一门学问,它要求人们客观、辩证、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它是以万事、万物的本身皆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哲理为基础的一种思想认识。我们把这种对待
事物的思想认识称为太极思想。武式太极拳是太极思想与人体运动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它是一个科学
的人体辩证运动过程,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势势处处、时时刻刻都包涵、体现着人体内的阴阳变换、
虚实相间和刚柔相济。武式太极拳的训练注重整体身法和气势,要求举手投足立身中正、松静自然、
虚实清楚、上下贯穿、八面支撑。它对身法的要求极严、极细、极微、极妙,无一不符合人体的科学
要求和规范,正如乔松茂先生所言“……它科学地集拳术、力学、导引、传统哲学为一体”。
凡学者只有严守身法——立身中正,充分努力地体现出这一风格和特点来,由学架子到改架子;
由改架子到走顺架子;由走顺架子到技击的运用;由技击的运用到无畏无敌的精神境界。它是
一个循序渐进、节节升高、逐步完成和长功的过程,它须在师父的正确的言传身教下通过自己的
不懈努力才能步步提高。它不仅仅是身体的简单运动,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冶炼、身心合一。
它的外形功架势势符合力学的科学原理,它的内涵机理处处渗透着人体机能的运动规律,它势势
均与拳理接骨斗榫、毫厘不差。练功走架的感觉如咖啡提神又如美酒陶醉,只要坚持按要求锻炼
就可形成太极身法,必能达到固本培元、增强体质、防身御敌、技艺超群和祛病延年之功效。
练武式太极拳原本没有阶段划分,或准确的讲,它的阶段之间是相互渗透不可以分得清清楚楚的,
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里为了学者便于掌握,让初学者在心中有一个大概的框架,本人根据个
人体会将练习功架的过程分五个阶段来阐述,以便同好参考指正。
第一阶段:掌握功架的阶段
这一阶段属于打基础、学架子阶段,主要在架子的名称顺序和外形规范、姿势准确上下功夫,
每一动势都要立身中正。立身中正,顾名思义就是在走架子的运动中,身体竖好,中正不偏,
不可前仰后合、左歪右斜、挺胸腆肚和弯腰驼背。武式太极拳的立身中正是指头顶百会穴与支撑腿
的脚跟上下串成一条直线与大地垂直。就外形来看,其身体有微微后靠(仰)的样子。学武式太极拳
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重心点,掌握住立身中正的要求,势势提起精神,把头抬起来,把身子竖起来,
有八面支撑的气势,眼睛和心思要用在洞察敌情的变化上,做到顺随忘我。这对初学者来讲不可能
一下子掌握,也不可能一下子把自己长期习惯性的动作改正。这是个努力方向。只要走架练拳就要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守住“立身中正”这个最基本的要点。每一动势都要留心,都要平心静气,
想好了,认为姿势准确了再做下一个动作,在学拳架中要努力做好动作之间的衔接。立身中正,
不偏不倚,势势有顶天立地之气势,犹如一根立木能顶千斤压力。如果刚开始练拳不把身子竖起来,
不但达不到好的效果,而且对往后功夫的提高影响也很大,或者说将永远也达不到武式太极拳
的上乘功夫。为什么说不把身子竖起来就练不好拳技呢?因为不如此,就不能上下贯穿,就谈不上
立身中正,也就没有八面支撑的气势,从身体外形上讲不符合力学原理;从身体内部来说身体
受力不均,气血流动就不能很好地协调。而且由于身体的歪斜会不自觉地做出无谓的体能消耗,
如此连自己的稳定都成问题,何谈御敌呢?俗话说的“低头哈腰学艺不高”就是这个道理。开始学拳
必须像学书法写楷书一样,要一笔一画、横平竖直、有棱有角、势势规规矩矩,手脚要依附身体,
勿自伸缩,力求守住身法,在架子正确的前提下练习,切不可潦草从事。飞一势要有走一势的效果,
走一个架子要有走一个架子的效果。刚开始,在规矩的框子里手脚感觉呆板,没有灵活性,但只要
守住身法坚持习练,慢慢地形成习惯,为下一步凝固架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初学初练武式
太极拳架必须要慢,只有慢才能有时间静下心来体认,用心体会出和掌握住拳架所要求的身法。
这种练功方法看起来严格了些、学起来吃些力、有束缚感、进度慢了点,但这种严格的练法是今后
在拳艺上能够得心应手的基础。如果一开始不注意姿势的准确度,不立身中正、不严格苦守身法,
一开始就想快、就想用努劲,其结果本末倒置,以后进步就慢了。所以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学拳容易改拳难。
第二阶段:改架子阶段
这是凝固架子锤炼自己的阶段。所谓改架子就是改正自己在练拳过程中不符合拳理要求的姿势,
使之走向正确。这一阶段是在第一阶段学完架子后的继续。在第一阶段学拳架的过程中如果学得较慢、
较细,掌握得较好、身法毛病较少的话,那么这一阶段将会稍省些力;如果在前一阶段学得比较粗,
只是在学拳架时大概地顺了下来,那么此阶段必须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