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因探讨.pdfVIP

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因探讨.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因探讨.pdf

维普资讯 第 37卷 第4期 地 质 ^F‘,螺 V01.37 N0.4 2001年 7月 GE0】L0CY ^ND PROSPECTING J-aly,2001 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因探讨 庞保成 ,林畅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K)o83) [摘 要]右江盆地檄细最染型盒矿主要赋矿层位为中三叠统浊积岩,窖矿岩石主要为泥质将砂岩 和粉砂质泥岩。矿体 明显受断裂控制 。硅化和黄铁矿化 围岩蚀变 明显、强烈 。矿床形成温度 18o℃一 250℃。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成矿流体来撵主要为大气降水。矿撵层为中三叠统浊积岩。矿床的形 成经历了同沉积期的预富集和燕山期的大气降水渗培、革取、富集成矿两个阶殷。 [关键词]右江盆地 徽细最染型盒矿 成因 大气降水 [中图分类号]I: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ooi】04一O009—05 右江盆地位于黔西南、桂西北和滇东南交界处 同沉积成因,金来源于沉积物(岩),成矿流体潦于沉 (图 I)。又称为 (滇)黔桂盆地。总面积约 15万 积压实水 ’-·。本文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 ,结 k 。到 目前为止 ,区内发现 的金矿床 、矿点和矿化 合 自己的野外地质调查提出了金矿 的两阶段成矿模 点 已超过 200处 。故有 “金三角”之称。 式。 1 区域地质概况 右江盆地是泥盆纪一三叠纪期间形成的沉积盆 地 。其北西、北东、南西、南东 四面大致分别以弥勒 一 师宗断裂 、紫云一宜 山断裂、金抄江一红河断裂 、 钦州断裂为界。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两个阶段:海 西期的大陆被动边缘裂谷盆地阶段(D 一T1)和印支 期的周缘前陆盆地阶段( 末 B)L1。B末以后, 盆地抬升 ,遭受剥蚀。 右江盆地的轮廓及其 内部结构 ,主要由构成盆 地边界及位于盆地内部 的以NW 向为主,ME向次之 l圈 2园 3团 4衄 5目 6回 7圈 8 的同生断裂所控{6j。它们 中除了边界断裂形成较早 外,内部断裂大都出现在海西构造期并为边界断裂 图 i 右江盆地及祁区二叠纪构造古地理示意图 所陷。在整个海西一印支,它们大都具有拉张(分) (引 自: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外陆架盆地沉积、层控金矿床的 性,形成若干地堑地垒 ,使整个盆地构成在沉积特点 成矿条件及展布规律 1996) 上有明显区别 的深水台盆区和浅水 台地区相问分布 I一主扩张带;2一次扩张带;3一主要胄}袭;}一晓古生代裂陷带; 5一隆起带(古陆);6一水下盛起带;7一陆相吉武岩;卜 晚海西 的古地理格局。直到 才变成单一 的浊积盆地。 期中酸性侵^岩;①一弥勒一师宗断袭;0一南盘江胄}裂 ;0一 台地区的沉积体系以碳酸盐岩为主,台盆区的沉积 紫云一宜山断袭;④一右江断袭;@一那城断袭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