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抗复发机制初探.pdfVIP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抗复发机制初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得资料采用SPSSl3.0软件包处理,记数资料采用“率”的差别显著性检验、x2检验:计量资 料采用两样本均数和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用Radit检验。 2.结果 三组治疗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治疗l组与对照组,治疗2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 性差异,治疗l组与治疗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l组疗效优于治疗2组。 表1三组疗效比较 3.讨论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亦发现,腹泻型IBS病程较长,病情较缓,脾虚湿困为本,肝郁气滞为标, 若一味疏肝而治本之力不足,病延日久必致脾肾阳虚而泻痢益甚,或变生它病。中成药保济丸解表、 祛湿,和中,它由钩藤、菊花、白蒺藜、厚朴、苍术、天花粉、霍香、茯苓、橘红、白芷、苡仁、 谷芽等组成。方中蕾香芳香辛散,解表化湿兼能止呕苍术、橘红、白芷发表散寒,燥湿宽中厚朴燥 湿除满,下气和中共为主药。辅以菊花、白蒺藜、薄荷解表祛邪,茯苓、苡仁淡渗利湿,神曲、谷 芽、木通醒脾而健胃,葛根升清止泻,天花粉生津以防阴液受伤,另配钩藤既起清透作用,又可防 脾虚肝盛而生风,共为佐使药。综观全方,具有健脾化湿、升清降浊、理气和中之功,能使湿浊之 邪外散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则肝气自舒,诸症自除。本研究中,治疗1组3药合用,健脾 益气,化湿和中,配合整肠生调节肠道菌群,总有效率达90.24%,明显优于对照组(56.67%),说 明中西药合用具有协同作用,从多方面调整肠道功能,可改善肠道内环境,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提高了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抗复发机制初探木 林芳冰王新月 安贺军 于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fif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 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为主要表 现,疾病往往反复发作,迁延数月至数年。临床上分为初发型、慢性持续型、慢性复发型、暴发型4 型,其中以慢性复发型最为常见。研究发现,UC患者常伴有血液高凝状态。本文主要以UC慢性复 发型为研究对象,从探讨UC患者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机制入手,讨论中医药治疗UC并具有抗 复发作用的机制。 .....244..... 我们在治疗UC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运用中医药治疗UC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本文主要以王新月教授的经验方对UC进行干预,从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微循环状态等方面探讨中 医药治疗UC有效及抗复发的病理机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活动期UC轻中度患者48例,为我院和外院门诊、住院患者,符合2000 年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UC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药治疗组30 例,年龄在17~67岁,平均33.78岁。 1.2治疗方法(1)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给予经验方,治法:健脾益气活血、清热利湿解毒, 腹痛甚者加元胡log;肠鸣,腹泻次数6次以—匕/日,加党参log、五倍子lOg;挟积滞者加炒枳实 log,脓血便甚者加白头翁lOg;腹冷痛者加炮姜109,桂枝69。饮片购自东直门医院中药房。每日 次口服。(3)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随访6个月,依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与末复发组。(4)疗程:3 个月,随访6个月,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临床活动指数和内镜指数的变化。 1.3标本采集病人于治疗前后空腹采集静脉血5ml,经过抗凝处理后,离心分离血浆,放.20C 保存。血浆TXB2和6-Keto-PGFla含量同时检测正常人20例作为正常对照。 研究所。 1.5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妒检验,PO.05为有显著差异。 2.临床诊断标准与疗效判定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采用2000年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2)临床活动指 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 3.结果 . 3.1 临床综合疗效两组临床综合疗效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综合疗效 P--0.045,两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别。 .3.2两组复发率的比较治疗过程中,对部分患者(治疗组30例,对照组18例)进行了随访, 调查治疗后6个月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