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模块-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知识整理..doc

地理模块-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知识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模块-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知识整理..doc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场所,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密集是城市最基本的特征。与乡村相比,城市具有的特点: 高效率(熟练工)②高效益(高科技) 多功能 ④动态性——1,辐射带动;2,自然社会经济人口的多方面制约 2、城市最早起源于:①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②尼罗河流域(城市兴起主因:政治) 早期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①水源充足②地形平坦③土地肥沃④交通便利⑤气候适宜 3、(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1)自然:①气候:温和、湿润、适宜;②地形:平原,热带高原,山区河谷; ③河流:水源/水运/早期军事防御 (2)社会经济因素:矿产(如攀枝花,大庆)交通(如郑州,石家庄)政策(如深圳)宗教(如麦加,耶路撒冷)军事…… (随着生产力发展) 灌溉农业发达地区→农业技术得以革新→出现劳动分工和集市→城市出现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离 第二次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出现(城市出现) 商品交换的场所→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集聚空间(改变城市内涵):资本主义产业革命 4、城市发展:两方面内容 ①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增强,在国家地区中的社会经济地位逐渐提高; ②城市内涵提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对于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经济增长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密切相关。 二、城市化 1、概念梳理 (1)城市化:一,人口和产业活动向城市地区集中;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 标志:①城市人口的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③城市人口比重;②一→二三 (2)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①郊区城市化:城市人口、商业、制造业向郊区扩散(城市地价过高等原因) ②逆城市化:城市人口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向乡村迁居,城市人口负增长 ③再城市化: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市中心的环境改善,人口重新迁回市中心(如伦敦) (3)城市化的发展:①时间;②空间: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2、城市化发展阶段 (1)早期阶段:工业和服务业促使大量人口涌入; (2)中期阶段:城市规模继续膨胀,城市环境趋于恶化,出现郊区城市化; (3)成熟阶段:城市化保持在高水平,逆城市化普遍出现,卫星城发展etc. 3、大都市带(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体):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 由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的、多层次的城市群体 (1)波华带: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 (2)芝匹带: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多伦多、蒙特利尔 (3)东京都市圈: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 (4)伦敦都市圈:伦敦、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 (5)巴黎都市圈: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 (6)长三角大都市带: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宁波 4、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建国初期:稳步发展;六七十年代:徘徊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1)积极发展小城镇:有利缩小城乡差距,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 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要为当地农业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机会;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体现自身优势和特色; 对优势部门保持倾斜,集中力量发展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 应达到一定规模,有利基础设施配套结社,保证服务、加强联系; 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城镇品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污染,保护绿地湿地,以人为本。 2)城市建设注意要点 ①结合国情;②劳动力转移;③东部与中西部;④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环境问题 1、城市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主要由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家庭燃煤废气等构成,引发酸雨/光化学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生物,腐蚀建筑物 噪声污染:交通/建筑/工业/生活噪声 破坏生活环境,妨碍人们工作休息甚至是身体健康 水体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有害金属导致公害病发生 危害人与动植物生存繁殖 固体污染:工业和生活垃圾(影响卫生,占用空间,影响生活环境和健康,二次污染) 以及上世纪末才出现的电磁波污染……干扰电信,引爆引燃,危害健康。 2、我国的城市问题: 城市交通阻塞,市中心空气质量差,酸雨危害重,城市绿地少,居住环境不佳,脏乱差 大城市的解决办法—①建卫星城;②改善交通/居住条件;③保护治理环境;④加强绿化 城乡分布 一、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