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BM2762009.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DBM2762009.doc

LDBM276/2009 及LDBM277/2009 (一併聆訊) 香港特別行政區 土地審裁處 建築物管理申請編號2009年第276號 陳依嬌 申請人 及 TANG YAU PUI 第一 TANG SUK LAN 第二 香港特別行政區 土地審裁處 建築物管理申請編號2009年第277號 陳依嬌 申請人 及 李鄭屋邨業主立案法團 第一 TANG YAU PUI 第二 TANG SUK LAN 第 (根據土地審裁處法官黃一鳴於2009年11月12日頒令一併聆訊) 主審法官: 土地審裁處法官黃一鳴 審訊日期: 2010年5月5、6及7日,6月2、4及11日及7月12日 頒下判案書日期: 2010年8月18日 ______________ 判 案 書 ______________ 背景 是次審訊涉及兩宗案件,即LDBM 276/2009及LDBM 277/2009。本席於2009年11月12日頒令兩宗案件一併聆訊。在兩宗案件中的申請人,即陳依嬌女士(“申請人”)是李鄭屋邨和睦樓1819室(“1819室”)的業主,而在LDBM276/2009中的第一及第二答辯人,及在LDBM277/2009中的第二及第三答辯人,即Tang Yau Pui及Tang Suk Lan(“答辯人”)是李鄭屋邨和睦樓1919室(“1919室”)的業主。申請人已於2010年5月5日在審訊開始前中止了對LDBM277/2009中的第一答辯人,即李鄭屋邨業主立案法團(“該法團”)的申請。因此,是次審訊只涉及申請人對答辯人的申請。 兩宗案件都是涉及1919室滲水至1819室的問題。在LDBM276/2009中所涉及的滲水位置是1819室的廁所/浴室天花,而在LDBM277/2009中所涉及的滲水位置是1819室的露台天花。除了滲水外,LDBM277/2009一案亦涉及1819室的露台有啫喱/晶狀物沿着大廈咸水喉管從天花位置流入1819室。 申請人認為答辯人未有將1919室修葺妥善及維持狀況良好,導致水及啫喱/晶狀物滲漏至1819室,違反了《建築物管理條例》(“該條例”)第34H條及/或李鄭屋邨的大廈公契(“該公契”)第10及第81條,和附表三第3及第9段的條文。 申請人又認為答辯人容許水及啫喱/晶狀物從1919室滲漏至1819室,對申請人及其財物造成滋擾及/或損害,違反該公契第10條及附表三第9及第15段的條文。 此外,申請人認為答辯人違反該公契第10條及附表三第9段的條文,阻礙該法團進入1919室就上述的滲漏情況進行調查及維修,以執行該條例第40(1)(a)條及/或該公契第13(j)、21(g)、21(j)及23條,和附表二B第1(a)段的責任及權力。 因此,申請人要求答辯人立即維修和停止再有滲漏水的滋擾情況出現。申請人亦要求答辯人根據該公契第31條及附表三第6段作出賠償。 答辯人否認違反該條例和該公契,認為1819室的滲漏問題並非源於1919室,而1819室的露台天花滲水是源自大廈咸水喉管破損。答辯人亦否認拒絕該法團進入1919室,而該法團並無向答辯人發出合理通知,要求進入1919室。答辯人認為咸水喉管的維修工程若有延誤,也是由於申請人的女兒林素芳小姐(“林小姐”)不在港而未能安排時間進行維修所導致。此外,答辯人認為1819室的滲漏情況已獲妥善補救,所以否認申請人有其聲稱的損失,並反對需要為有關損失負責。 在審訊時,答辯人提出申請人的申請通知書未能提供足夠的詳情。本席同意答辯人的看法。在兩宗案件的申請通知書中,申請人並沒有提及答辯人如何沒有將1919室修葺妥善及保持狀況良好,所以要求申請人提供詳情。代表申請人的王大律師在審訊時確認有關1919室修葺不妥的地方是指(1)1919室浴室廁所管滴水;(2)1919室浴室地台積水;及(3)地台升高後,防水造不好。 該條例的條文 申請人引用該條例第34H條及第40(1)(a)條作出其申請,其條文如下:- 第34H條 “ (1) 凡擁有建築物任何部分的人、或對建築物任何部分具有獨有管有權的人、或對該部分具有獨有的使用、佔用或享用權的人(視屬何情況而定),雖則該建築物的公契並無對該人施加維持該部分修葺妥善及狀況良好的責任,該人亦須維持該部分修葺妥善及狀況良好。 (2) 第(1)款的責任,須當作為根據公契對建築物的所有業主負上的責任。” 第40(1)(a)條 “ (1) 管理委員會委員以及獲管理委員會就下述事項授權的人,可在給予單位業主或佔用人合理通知後,在任何合理時間內進入該單位,藉以—— 視察、修理、保養或翻新—— 單位內的任何公用部分;或 單位內的任何其他財物而其狀況已對或可對公用部分或其他業主造成不利影響者;” 該公契的條文 申請人亦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