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有机杏鲍菇栽培技术规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色有机杏鲍菇栽培技术规程 ?? 发布日期:2012-04-16??来源:中国土特产网??浏览次数:250 核心提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杏鲍菇生产的产地环境、产量指标、栽培技术措施、病虫害防治、收获以及后续管理。 2.无公害食品 食用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杏鲍菇生产的产地环境、产量指标、栽培技术措施、病虫害防治、收获以及后续管理。  2.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5749 -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NY/T 528-2002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GB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3 生产基地环境条件3.1 环境条件 3.1.1 景观环境 杏鲍菇菌种生产、菇棚或菇房周围无有害气体、废水、垃圾等污染源。产地环境应符合GB15618 、GB3095 、GB/T18407.1-2001规定要求。 .1.2 菇房新建或无污染的菌棚、菇房。3.2 培养料条件 主料新鲜、干净、无雨淋、无霉变、无虫蛀;辅料不结快、不霉变。覆土栽培时,所覆土壤要洁净、水分适宜、无病、虫、杂菌污染,符合GB15618、NY 5099-2002 规定要求。 3.3 灌水条件3.3.1 平原农区禁用地上水源,地下水源取水层深度大于50m,水质符合GB5749-85 标准要求。 3.3.2 山地农区上游没有工矿污染的可用地上水。无公害栽培措施本条款没有说明的栽培措施,仍按常规农艺措施实施。 4.1 菌种4.1.1 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杏鲍菇一号”、“杏鲍菇二号”等优良品种。 4.1.2 菌种质量 符合NY/T 528-2002 规定要求。 4.1.3 菌种特殊要求 拒绝使用转基因杏鲍菇品种。 4.2 菌种处理原种和栽培种要存放于阴凉干净的保藏室或消毒的冰箱内,接种要在经消毒的接种箱或接种室内进行。4.3 培养无病虫栽培种 菌种培养在经消毒的专用棚室内进行,菌种场与生产田隔离。4.4 栽培技术4.4.1 培养料配制 棉籽皮80%、麸皮13%、玉米面5%、石膏2%、料水比=1%26#1475;1.4、拌料初期PH=10—11、经灭菌后培养料PH=6—6.5。4.4.2 菇房消毒 每㎡用甲醛10ml加高锰酸钾5g密闭24h,然后开窗放气至无味时,或用20%过氧乙酸10ml加水1000ml喷洒菇房。4.4.3 栽培袋制作 采用常压灭菌时,杏鲍菇栽培袋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采用高压灭菌时,选用聚丙烯塑料袋,规格为17×33×0.05cm,每袋装干料0.4—0.5kg。4.4.4 灭菌 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时,在温度达到100℃时保持16h;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在温度压力达到1.5kg/㎡时保持2.5h,然后缓慢降压。4.4.5 接种 灭菌后的栽培袋温度降到25℃以下时,按无菌操作要求在接种箱或接种帐中进行接种。 4.4.6 菌丝培养 创造适合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条件。温度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保持空气新鲜,保持黑暗或弱光条件。4.4.7 子实体管理 4.4.7.1 催菇 温度控制在10—1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保持空气新鲜,保持500—1000lx的散射光。4.4.7.2 子实体生长管理 温度控制在10—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适当控制通风量,保持一定程度的散射光。4.4.8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以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进行化学防治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4285、GB8321标准要求。4.4.8.1 木霉、青霉、曲霉 用1%石灰加0.1%多菌灵拌料;点片发生时,将霉点去掉,用石灰和浓石灰覆盖发病部位;覆土栽培时,菌床上发生污染可喷洒0.2%多菌灵、苯菌灵或代森锌。4.4.8.2 细菌性斑点病、菌褶滴水病 避免菌盖表面积水或培养料过湿,降低菇房空气相对湿度至85%以下,喷1:600次氯酸钙溶液。4.4.8.3 病毒性病害 选育抗病毒的菌种。已感染病毒病的菇房,必须在菇类开伞前采掉,以防扩散。用2—5%甲醛溶液喷雾,消毒菇房及各种工具。4.4.8.4 菇螨 培养料发酵期间用80%敌敌畏800倍液熏蒸闷杀,喷后密闭菇房24h可彻底杀死或用糖醋液诱杀。4.4.8.5 菌蝇、菌蚊 如出菇前发生,用1:1000倍的敌敌畏喷雾;用1:800—1:1000倍的除虫菊酯喷洒;菇 蚊可用灯光诱杀,菇蝇可用黑光灯诱杀。5 采收及后续管理5.1 采收 菌盖平展,孢子尚未弹射为采收适期。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邀清洁、卫生、无污染。采收标准要根据市场需要而定。一般应在菌盖直径2.5—3.5cm且未开伞,

文档评论(0)

803322f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