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 硬盘基础知识 硬盘的英文全称是Hard Disk,它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外部存储器。硬盘也被称作计算机的仓库,其所存放信息资源的价值往往要远高于硬盘本身的价值。自1956年IBM推出第一台硬盘驱动器IBM 350 Disk Storage(见图1-1)至今已有几十年了,其间虽没有CPU那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高速发展与技术飞跃,但我们也确实看到在这几十年里,硬盘驱动器从控制技术、接口标准、机械结构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正是由于这一系列技术上的研究与突破,才使我们今天得以用上容量更大、体积更小、速度更快、性能更可靠、价格更便宜的硬盘。 如今,虽然号称新一代驱动器的JAZ、DVD-ROM、DVD-RAM、CD-RW、MO、PD等纷纷登陆大容量驱动器市场,但硬盘以其容量大、体积小、速度快、价格便宜等优点,依然当之无愧地成为台式机最主要的外部存储器,也是每一台PC必不可少的配置之一。 1.1.1 硬盘的物理结构 目前微机系统中使用的硬盘大多为温彻斯特盘(Winchester),其特点是硬盘采用封闭式结构,读写数据时磁头与磁盘片不接触,而是悬浮在高速旋转的盘片上。硬盘按盘径大小分,主要有5.25英寸(135?mm)、3.5英寸(90?mm)、2.5英寸(64?mm)、1.8英寸(46?mm)和l.3英寸(33?mm)等几种。其中5.25英寸的硬盘主要配置在早期286以下的PC中,目前的台式电脑一般配置的都是3.5英寸硬盘,笔记本电脑中则主要配置的是2.5英寸以下的硬盘。 1.硬盘的外观 从外观上看,硬盘包括金属外壳、电路板、数据接口、电源输入接口和跳线。 由于硬盘产品在外形的设计上要遵守统一的行业标准,所以不同厂商的硬盘产品外形很相似,只有细节设计上的差异。硬盘外壳使用金属制造,呈长方形。硬盘外壳里面封装着盘片、磁头、电机等部件。一般环境下绝对不能打开外壳,因为空气中的尘埃会对盘片造成严重的损坏。 硬盘工厂都是在超纯净的车间(每立方米小于10颗尘埃)中生产和封装盘片的。在硬盘外壳的正面贴着硬盘的标签,上面有硬盘的生产厂家、转速、容量、工作电压等信息,如图1-2所示。硬盘外壳的背面裸露着控制芯片、电阻等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裸露在外面而不包裹在金属匣子里面的原因在于这样更有利于散热,如图1-3所示。 数据接口、电源接口和跳线位于硬盘的同一个侧面(如图1-4所示),它们直接和硬盘电路板相连。数据接口通过数据线将硬盘和计算机主板连接起来,电源接口则为硬盘提供工作电源,用户可以通过跳线将硬盘设置为主盘、从盘或安全模式等。目前最常见的数据传输接口有PATA(IDE)、SATA、SCSI三种,前两种接口主要应用于个人计算机,而SCSI接口则主要应用在服务器中。此外,还有USB接口和IEEE 1394接口,其中USB接口主要用于移动硬盘。 PATA(Parallel ATA)接口也叫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接口,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和长度,使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也更容易。对硬盘厂商而言,无需担心自己的硬盘与其他厂商生产的控制器是否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更方便。 图1-5所示为主板上的数据接口,通常称为IDE接口,它通过数据线和硬盘相连。 IDE数据接口共有40个引脚,其中第20个引脚是空的,如图1-4所示。接口上框有一个缺口,相应的硬盘数据线上有一个凸起,它的作用是防止用户在连接时出现错误。IDE接口引脚的排列如表1-1所示。 各引脚定义如表1-2所示。与3~18引脚连接的电阻阻值均相同,与33、35、36引脚连接的电阻阻值均相同,检修时可对比测量。 IDE接口的数据线有两种,分别是40芯数据线和80芯数据线,如图1-6所示。其中,40芯数据线只适用于数据传输速率在33?MB/s以下的IDE驱动器,现在大多用于光驱。80芯数据线适用于数据传输速率在66?MB/s以上的IDE驱动器,并且向下兼容。80芯的数据线同样适用于40个引脚的接口,80芯数据线中新增的都是地线。当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到66?MB/s以上时,信号线之间的电磁干扰就会增强,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相邻信号线之间的电磁干扰。 2.硬盘的内部结构 硬盘的内部结构由盘片、主轴、磁头、传动臂、传动轴、反力矩弹簧装置、音圈电机、磁头驱动小车、前置控制电路及其附件组成。硬盘中的盘头组件(HDA,Hard Disk Assembly)是构成硬盘的核心,它封装在硬盘的净化腔内,包括浮动磁头、磁头驱动机构、盘片及主轴驱动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