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外存储设备 第6章 外存储设备 6.1 阅读资料:外存储器的发展历程 6.2 硬 盘 6.3 软驱与软盘 6.4 CD-ROM驱动器 6.5 CD-R/RW 6.6 DVD驱动器 6.7 各类光盘比较 6.8 其他外存储设备 6.1 阅读资料:外存储器的发展历程 6.1.1 硬盘的发展历程 6.1.2 光驱存储设备的发展历程 6.1 阅读资料:外存储器的发展历程 6.1.1 硬盘的发展历程 1956年9月,第一块硬盘诞生。 1968年,“温彻斯特”技术诞生。 1979年,IBM发明薄膜磁头。 1991年,IBM生产3.5英寸的硬盘,硬盘的容量首次达到了1GB。 1999年,单碟容量高达10GB的ATA硬盘面世。 2000年,高速硬盘问世,新材质硬盘诞生。 2000年3月16日,第一款“玻璃硬盘”问世。 2001年,新的磁头技术GMR问世。 2002年,真正意义上的伟大技术革命IBM AFC技术诞生。 6.1 阅读资料:外存储器的发展历程 6.1.2 光驱存储设备的发展历程 1991年世界上第一个光驱和第一张光碟诞生 1993年,第二代MPC规格问世, 1995年夏,公布第三代规格标准, 1997年左右的时候,光驱已经开始普及了。 DVD及DVD光驱也就问世了。 1995年9月发起形成了DVD论坛。 2001年4月首次开发出可以兼容DVD-RAM和DVD-R(G)格式的驱动器。 6.2 硬盘 6.2.1 硬盘的结构 6.2.2 硬盘的工作原理 6.2.3 硬盘的分类 6.2.4 硬盘的技术指标 6.2.5 硬盘接口方式及比较 6.2.6 IDE跳线设置 6.2.7 硬盘新技术 6.2.8 流行硬盘介绍 6.2 硬盘 6.2.1 硬盘的结构 1.硬盘的外部结构 6.2 硬盘 6.2 硬盘 6.2.1 硬盘的结构 2.硬盘的内部结构 6.2 硬盘 6.2.1 硬盘的结构 2.硬盘的内部结构 6.2 硬盘 6.2.1 硬盘的结构 3.硬盘的逻辑结构 6.2 硬盘 6.2.2 硬盘的工作原理 硬盘作为一种磁表面存储器,是在非磁性的合金材料(多为铝片)表面涂上一层很薄的磁性材料,再通过磁层的磁化来存储信息的。即硬盘是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极性来记录数据。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将磁粒子的不同极性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信号,再利用数据转换器将这些原始信号变成计算机可以使用的数据,写操作正好相反。硬盘缓存主要负责协调硬盘与主机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 6.2 硬盘 6.2.3 硬盘的分类 按尺寸分: 6.2 硬盘 6.2.3 硬盘的分类 按接口分: 6.2 硬盘 6.2.4 硬盘的技术指标 1.容量 容量是指硬盘的存储空间大小,常用GB(京字节)为单位。 2.转速 转速也就是指硬盘内部主轴马达的转动速度。台式机硬盘的转速主要有两种:5 400转和7 200转。 3.动作时间 所谓硬盘的动作时间,主要包括平均寻道时间、平均访问时间、道至道时间、最大寻道时间和平均等待时间等几种。 6.2 硬盘 6.2.4 硬盘的技术指标 4.MTBF(连续无故障时间) MTBF是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为小时。 5.数据传输率 硬盘数据传输率衡量的是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分为外部数据传输率和内部数据传输率两种,一般用MB/s作为计算单位。 6.硬盘缓存 缓存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存储芯片,为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提供场所。 6.2 硬盘 6.2.5 硬盘接口方式及比较 1.IDE接口 IDE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也称之为电子集成驱动器。IDE接口的硬盘具有价格低廉、兼容性好、性价比高的优点。 6.2 硬盘 6.2.5 硬盘接口方式及比较 IDE接口方式比较 6.2 硬盘 6.2.5 硬盘接口方式及比较 2.SATA 接口 SATA接口即串行ATA接口(Serial ATA),它一改以往IDE接口并行传输数据的方式,而采用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 SATA接口相对于IDE接口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 3.SCSI接口 SCSI接口即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它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宽带宽、CPU占用率低以及支持热插拔等优点,但价格较高。 6.2 硬盘 6.2.5 硬盘接口方式及比较 4.IEEE1394接口 IEEE1394的前身称之为了FireWire(火线)规范,它有两种版本,IEEE1394a和IEEE1394b,支持热插拔、驱动程序安装简易、数据传输速度快、具备通用I/0连接头、点对点的通讯架构等特点,同时IEEE1394接口也具有使用费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