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索·发现《黄河入海流》解说词.pdf
《黄河入海流》之一大河息壤
2007 年 10 月,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在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山东省东营市举办。与会的 1000
多名代表中,仅国外水利专家和学者就达 300 多名,他们来自世界各地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围绕黄河的泥沙淤积与摆动和中国同行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黄河就像一条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奔腾而下、穿峡越谷,流经黄土高原,由鲁北
注入渤海,自西向东穿梭于中华大地南北的黄色飘带。这条飘带就像一个巨大的搬运夫,不
间断地从她的中下游夹带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改变着沿黄流域的地势、地貌,让蔚蓝色
的海湾始终处在变化之中。如果将黄河一年的泥沙量堆成高、宽各 1 米的土堤,其长度将是
地球到月球距离的 3 倍,可以绕地球赤道 27 圈。
眼前这片沟壑纵横、布满褶皱、伤痕累累的黄土高原,历史的长河中正是它,慷慨地将
自己的血肉之躯--泥沙,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了黄河,而留给自己的却是因为大量有机肥的流
失,导致自身贫瘠的结局。其实,黄土高原原本并不是这里的主人,而是在那个遥远的地质
年代里,随着漫长的地质运动逐渐堆积形成的。
大概在距今 250 万年前,地质年代的第四纪,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挡住了印度洋
刮向我国内陆地区的暖湿气流。此时,由蒙古高原过来的高压气流却在不断增强。
那次史无前例的“空运”,经过千百万年的堆积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
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太行山,面积 63 万多平方公里的黄色地带。范围包括甘肃、陕西、
山西、青海、宁夏、河南六省区,其厚度普遍在50 米到 300 米之间,堪称世界之冠。
黄河的形成过程是与中华民族的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早在 150 万年前,黄河尚未形成现在的统一大河,中国的西部是被许多内陆湖泊和盆地
所占据。那时候的黄河属于断断续续的内陆河,后来湖泊之间因为地壳变动互相连通、袭夺,
水量逐渐集中开始在西部高原形成下泻的趋势。黄河,这个跳动着脉搏的伟大生命,开始了
她的胚胎孕育期。孕育中的黄河在其中上游实现袭夺连通后,东出晋陕、晋豫大峡谷,最终
投入到大海的怀抱,统一的大河基本形成,一个伟大的生命诞生了。
专家推测,黄河形成现在形式的统一大河,距今仅有 1 万年左右的历史。我们的人类也
正是从那时开始“降丘宅土”,从丘陵高地迁往平原居住,于是有了瓜田桑园、村舍集镇,农
耕文明由此产生。同时也产生了宿命般的决口与堵口。
进入黄土高原后的黄河,正值她的中上游河段,长达 3009 公里约占黄河全长 5464 公里
的 55% 。整个流域中的 76 条一级支流有 73 条,是在这一段汇入黄河的。它们在将涓涓细
流逐步变成滔滔巨流的同时,也让这条原本清澈的大河彻底改变了颜色。从甘肃刘家峡入黄
的洮河是黄河接纳的第一条输沙河,每年有 2900 多万吨的泥沙从洮河进入她的水系。此后
黄河开始由清变黄,裹挟着这些半路进入她体内的泥沙,滚滚向东。而后,经甘肃出黑山峡,
孕育出了她的第一大平原。
从宁夏平原腰间穿过的黄河进入内蒙古地区后,在鄂尔多斯高原与乌兰布和沙漠之间游
动,受到阴山阻挡后,折北东行,到托克托的河口镇结束了她的上游流程进入中游,遂掉头
南下沿晋陕峡谷,穿越黄土高原的东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马蹄形转弯,河套平原由此而得名。
走出河套平原的黄河,沿吕梁山西侧南下进入到了中游的粗沙区,这一区域包括陕北、
山西西部、内蒙古南部和甘肃东部的大片土地,其中 55%的多沙区集中在山西省,大量泥
沙尤其是粗颗粒泥沙正是在这一段竞相泻入黄河,使河水的含沙量急剧增加黄河如牛负重。
泥沙的淤积、悬河的形成是造成黄河决口改道的直接原因。根据文献资料的记载粗略统
计,从先秦到民国时期的 3000 多年里,黄河下游的漫溢、决口和改道约有 1593 次。按沿河
百姓的习惯上说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也正是这一次次的决口漫溢和改道,让地质时
期太行山下的那个蓝色海湾,向东退却了 1000 多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面积达 25 万平方公
里的黄淮海大平原。
自有史记载以来,黄河的六条入海流路中有两条是在山东利津入海,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古利津流路是继黄河禹王故道之后,行河时间最长的河道。据专家称,现在的利津流路从河
长、比降、径流量变化等自然演变因素看,依然有着巨大的行河潜力。
在人类因为生产力极度低下而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时期,黄河及她的入海流路就不断地
重复着一条自然摆动的规律,而当人类稍有力量与自然抗争时,就开始了改变这一规律发生
的行为,试图达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_邹姣.pdf
- 微生物脱硫菌株的筛选及其代谢产物分析.pdf
- 微絮凝超滤对微污染源水中氨氮去除的试验研究.pdf
- 德国奥迪车身涂装新线的生产技术.pdf
- 德国林业体系及森林经营技术与管理.pdf
- 德国森林资源和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及其借鉴.pdf
- 德国汽车工业现状及在中国的发展情况.pdf
- 德国煤矿区景观生态重建/土地复垦及对中国的启示.pdf
- 德国空间规划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pdf
- 心内直视手术围心脏复苏期电击复律对心脏损伤的探讨.pdf
- 2205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爆炸-轧制工艺研制.docx
- 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浓度NaCl溶液中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规律及机.docx
- DB45∕T 1690-2018 厌氧发酵池法处理病死猪技术规范.docx
- DB46T 64-2013 旅游购物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docx
- DB11_T 1887-2021 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清晰正式版.docx
- DB1302_T 416-2015 唐山秋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5_T 2600-2022 木薯汁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11_T 1982-2022 岩土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docx
- DB11_T 584-2022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ocx
- 12D9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室外电缆工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