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华建筑理念及其超高层结构功能预测.pdf

中华建筑理念及其超高层结构功能预测.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建筑理念及其超高层结构功能预测.pdf

中华建筑理念及其超高层结构功能预测1 李大华 闫熙臣 郎 虹 天津市地震局(300201) email: leedahua@126.com 摘 要:论文阐述了中华优秀建筑理念-- “土木工程”的内涵,回顾了历史上超高层结构的 使用功能和存在的结构方面的问题,论文提出采用现代无金属结构建造超高层建筑,并讨论 了发扬这一 “土木工程”优良传统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介绍了采用与现有建成的超高层 建筑相类比的方法,纤维仿木结构建造高度可达 1 万米,因此,提出了 “数字城市”迫切需 要的数字通讯超高层建筑统筹规划研究的新问题,结果明显赋予中华高层建筑新的活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高层建筑,纤维混凝土,纤维仿木,现代无金属结构 1.“土木工程”的内涵 “土木”是中华传统 “五行”哲学—— “金木水火土”中的二个字,这应该是 “土木” 的哲学渊源。土木:“谓建筑之事也,如筑屋,架桥,筑堤,开路等工事是也 (国语晋语九)。”, 也就是说,中华大土木工程不仅含有建筑工程,而且还包含着水利工程和交通工程。“土木” 一词是 中华特有的 ,因为外语没有可以确切表示其内涵的词,例如,英文:“Civil Engineering”,其本意是为了在英国区别于 “军用工程”而定义为 “民用工程”,是较为接 近“土木工程”的英文术语而不得以在英译文中采用了,因此,“土木工程”的正确英文译 法理应是“Tumu Engineering”。 《史记》说 “火生土,水生木”,“土木”本意与水、火有关,也就是在 “金木水火土” 中占了四个字,唯独与其中的 “金”字无关,因此,中华传统建筑理念下的土木工程结构一 定是无金属结构。但是在近代,西方工业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东西方的势力地位,中华在外来 列强的侵掠下,当所谓的 “铁甲舰”撞碎了我们的木船时,才深刻认识到钢铁的厉害。这不 仅使中华民族在建筑上基本放弃了不使用金属的理念,后来又“大炼钢铁”,目前钢铁产量 已雄踞世界第一位,大量用钢成为了国家的产业政策之一。在中国古代,几千年来为什么在 土木建筑中不用金属,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金属不耐腐蚀,显然,结构工程的寿命保证是 非常重要的,土木工程结构如果使用了金属必然是短寿的,历史上无数建筑物的寿命表现都 可证明这一点。后来,中国逐渐放弃了 “土木”的理念,在建筑结构上开始使用钢铁,这显 然是被“打”出来的结果。 尽管如此,中华传统的 “土木”理念经过后人仔细斟酌,并没有错,而且可以从中得到 各种明确的启示,获取众多的成功经验。在纤维增强聚合物(FRP)替代钢材应用于土木工 程时,通过这种科技进步可以恢复中华 “土木”理念,发扬优良民族传统。为此,我们提出 了现代无金属结构的概念[1],包括纤维混凝土结构、纤维砌块结构和纤维仿木结构三类主要 形式。现代无金属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建筑高强度、大跨度、耐腐、 1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项目(103001) 防火、防水、无磁、抗震、抗爆等重要需求,并有益于通风、采光、保温、抗疲劳、结构智 能化等。 2.历史上超高层结构功能和问题 中华高层建筑应该起源于 “楼观道”,顾名思义,是为了修炼而建造的高层建筑。在南 北朝初期,北魏奉道教为国教,据 《魏书•释老志》记载,国师寇谦之道士(424 年)向统 治者推荐“静轮天宫”之法,所谓“天宫”就是楼阁式的高层建筑。491 年,“静轮天宫” 迁移到国都南面,即现在山西应县木塔场址,最终建成了 “天宫”。当时,“道”就是科学, “静轮天宫”就是中国北方国家科学院的办公大楼。这座最高结构在选材上严格遵循“土木” 的理念,而且在布局尺寸上也是符合音律的,也就是说,建筑结构的主要尺寸完全符合五音 长度,没有 “杂音”,因此这类建筑看上去一定十分顺眼。这一 “天宫”技术流传十分广泛, [2] 日本奈良法隆寺西院五重塔就与此有关 。 “静轮天宫”上层是有人居住的,且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