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羲之《游目帖》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 左
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
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
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
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
此,心以驰于彼矣。
王羲之《游目帖》,又名《蜀都帖》,草书,摹本,纸本。
11 行,102 字,是王羲之信札中字数较多的一件。该帖真迹早
佚,仅存的摹本在年代问题上一直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出自唐
代。
《右军书记》著录。此帖宋、明两朝皆在民间,清朝乾隆
十二年(1747 年)乾隆帝此帖,刻入《三希堂法帖》。咸丰、
同治年间出赐恭亲王奕,后又传给奕次子载滢。八国联军入侵
时流出恭王府,后归日本广岛安达万藏所有,内藤湖南为安达
氏书跋。1913 年4 月9 日,日本京都举行“兰亭诗会”,安达
万藏带《游目帖》赴会展示,全场震惊。来自中国的学者王国
维、罗振玉当时也应邀到场。1934 年曾印过珂罗版复制品。1945
年,《游目帖》毁于美军对广岛的原子弹轰炸,现只有照片存
世。
此帖经过多次装裱,前后隔水缝间的收藏鉴赏印模糊不清,
有乾隆御玺、恭亲王印多方。前隔水外题签为“晋会稽内史王
羲之字逸少《游目帖》真迹”,题签下有一无名题跋:“此真
晋泠金纸,紧薄如金,索索有声,与笔阵图相类,载在襄阳待
访录。”帖尾有守和审定题跋:“有钟绍京书印二字小印。钟
盖唐之越公也。晋谢奕、谢安、桓温三帖,并黄素《黄庭经》
上,俱有此印。见米元章《宝章待访录》。而《黄庭经》今藏
韩雷州处,予屡见之,尤可据证耳。”
此帖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信札,信中表达了王羲
之对西土山川奇胜的向往。周抚,字道和,东晋中兴名将周访
之子,原籍汝南安成,后移家浔阳。永昌元年(322 年),为
王敦爪牙。太宁二年(324 年)王敦失败,周抚等逃入西阳蛮
中。太宁三年朝廷大赦。咸和初(326 年)周抚为王导所用。
兴宁三年(365)六月卒于益州刺史任上。王羲之与周抚关系亲
密,多有问讯。
此帖书法妍美而不柔媚,矫捷而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作
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明方孝孺称赞云:“《游目帖》
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
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
2007年,文物出版社与日本二玄社开始了合作复原《游目
帖》的尝试。日方提供了1934年日本按照原大用珂罗版黑白印
刷的《游目帖》和相关的参考资料,文物出版社文物修复复制
中心负责具体制作。经过双方对纸张、墨色、印鉴和装裱形式
的认真考证,使用文物出版社开发的数字复制技术,成功地再
现了《游目帖》的原貌。12月4日至10日,复原的王羲之《游目
帖》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