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皖南乌溪斑岩型金矿床赋矿侵入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pdf
卷(Volume)39,期(Number)1,~,(SUM)144
页(Pages)153~166,2015,2(February,2015) 大 地 构 造 与成 矿 学
GeotectonicaetM etallogenia
皖南乌溪斑岩型金矿床赋矿侵入岩体的
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
李 双L2,孙赛军 一,杨晓勇37孙卫东 ,
(1.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摘 要:皖南乌溪金矿床位于安徽省泾县榔桥镇,介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与华南成矿带之间,属于江南造山带。
本文对乌溪含矿花岗斑岩钻孔样品以及地表出露的岩体开展锆石 LA—ICP.MS定年,分别获得 139.6+1.7Ma(ZK7301)、
137.3+1.6Ma(ZK7001)、137.3±1.1Ma(10WX.1)三组年龄,表明钻孔中的斑岩和地表出露的岩体年龄一致,形成于燕山期
早 白垩世 。同时该岩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在成岩过程中受到少量新太古代地壳物质的混染 。岩体中发育大量的隐爆
角砾岩以及矿化角砾,表明乌溪矿床的矿体与花岗斑岩岩体可能同时形成。乌溪花岗斑岩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岩体属过
铝质,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以及重稀土元素的特征,其中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显著,且具有轻微 Eu
负异常。乌溪花岗斑岩中的磷灰石与长江系列花岗岩的磷灰石稀土特征相似,表明该区磷灰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受到幔源
岩浆流体活动的影响;同时因为磷灰石 6Eu值较高,说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处于相对开放的构造环境并且具有较高的氧
逸度条件。锆石氧逸度计算表明乌溪花岗斑岩在形成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有利于 Cu、Au等成矿元素富集沉淀成
矿。同时乌溪花岗斑岩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碰撞作用密切相关。乌溪金矿床的矿体中Pb、zn元素
出现明显的矿化,Au元素含量相对大陆地壳略高。乌溪金矿矿区内发育的大量断裂构造为成矿流体提供了充分的运移通
道,有利于金矿的形成:进一步的野外勘测以及地球化学工作对乌溪矿区探矿和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磷灰石;锆石氧逸度;乌溪
中图分类号:P595,P5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552(2015)01一O153—014
0 引 言 制的多金属硫化物脉+蚀变岩组成 。矿区已经完成 了
详细的化探 、物探和地质勘探,初步掌握 了乌溪矿
乌溪金矿床位于安徽省泾县榔桥镇,介于长江 区物化探异常分布特征、矿床控矿因素及控矿规律、
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与华南成矿带之 间,属于江南 矿脉的分布特征 、矿体赋存特征,地质一地球化学一
造山带,是该区金矿找矿工作的新突破。乌溪金矿 地球物理指标显示该区具有 良好的多金属资源成矿
床的矿体赋存于志留系砂岩中,由断裂构造严格控 远景和潜力。乌溪矿区的土壤地球化学高异常区多
收稿 日期:2013.05—30;改回 日期:2014.01—13
项 目资助: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 目(编号:KZCX1.YW-15.3),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批准号41090372)和安徽省国土资源科
研项 目(编号:2011.K.8)联合资助 。
第一作者简介:李双(1984--),女,博士,地球化学专业 。Email:sgli@mail.ustc.edu.cn
通信作者:杨晓勇(1964-),男,教授,地球化学方 向。Email:xyyang555@163.com
孙卫东(1966一),男,研究员,地球化学方 向。Email:weidongsun@gig.ac.c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J502-2内装修-室内吊顶.pdf VIP
- 全球及中国白蚁防治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5-2028版.docx
- 2025年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题库判断题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医院检验科培训课件:《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的解读(血液部分).pptx
- 2024年山西临汾尧都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docx VIP
-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 VIP
- 颈椎间盘突出护理.pptx VIP
- 线性代数英文课件:ch5-4(not necessary).ppt VIP
- 《SJT11223-2000-铜包铝线》.pdf VIP
- 民乐介绍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