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第2课.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单元 第2课.doc

第1单元 第2课 一、选择题 1.(2011·杭州高二检测)菲舍尔在他的《称霸世界的利爪》一书中写道:“……1914年6月的这一事件为德国统治者长期准备的战争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一事件是指(  ) A.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 B.英法对德宣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俄国出兵巴尔干半岛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的分析能力。从“1914年6月”、“机会”等关键词分析,此事件是萨拉热窝事件。 答案: A 2.一战前,帝国主义之间矛盾重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是欧洲大陆主要矛盾 B.俄奥矛盾因争夺巴尔干半岛而激化 C.英德矛盾是一战前帝国主义间最主要矛盾 D.帝国主义间矛盾的实质便是为了利益而妥协、结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能力。一战前,帝国主义间有三对基本矛盾,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A、B、C三项都是对其正确的表述。帝国主义间矛盾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不是妥协与结盟。 答案: D 3.一战期间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战场是(  ) A.海上战场    B.西线战场 C.东线战场    D.南线巴尔干战场 解析: 一战爆发后,形成了三条战线:在西线作战的是协约国的英法军队和同盟国的德国军队;在东线作战的是俄军与德国和奥匈军队;南线作战的是塞尔维亚军队和奥匈军队。东西两线是这次战争的主要战线,但西线更具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 B 4.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这主要是因为(  ) 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 法国军队站稳了脚跟 德国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宣告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重大战役 A.    B. C.    D. 解析: 解答本题要紧扣凡尔登战役的影响分析,亦可采用排除法。不正确,首次重大战役应是马恩河战役,可排除含的A、C、D三项。 答案: B 5.下图是一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下面叙述与之不相关的是(  ) A.英国首先使用 B.和飞机同时亮相于凡尔登战役 C.首次亮相于1916年,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 D.首次亮相于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解析: 本题以新式武器坦克为切入点,实际上考查索姆河战役的相关知识。A、C两项属于对索姆河战役概况的再现;D属于对索姆河战役地位的再现,A、C、D均正确。 答案: B 6.1916年是一战关键性的一年,发生在这一年的战役有(  ) 日德兰海战 凡尔登战役 马恩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 A.    B. C.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一战期间重大战役所发生的时间的掌握。马恩河战役发生在1914年,故排除。 答案: D 7.一战中,对1918年战争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 B.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C.协约国发动总反攻 D.德国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1918年战争进程的基础知识,强化对战争过程的认识。要弄清楚每一个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在大战中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 C 8.“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以下史实能证明列宁这一论断第二层意思的是(  ) 一战引发了俄国的二月、十月革命 一战引发了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 俄国十月革命使俄国退出战争 德国革命使德皇退位,战争结束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说明的是列宁论断的第一层意思,说明的是列宁论断的第二层意思,故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刚开始时,美国仍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帝国皇储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4年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该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 到1917年4月美国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 700万美元。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政策是什么?从材料中找出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一内容有何矛盾之处?这一矛盾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果如何? 解析: 第(1)问可根据材料概括美国的中立政策,第(2)问应综合分析美国参战的目的和影响。 答案: (1)“中立”政策。“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 (2)矛盾之处:材料一宣称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材料二大量贷款给协约国集团。 实质问题: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正说明美国统治集团不甘心置身事外,而是打着“中立”的旗号,积极地参与战争,表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结果:在战争进行了两年多的时间,在双方都精疲力竭的情况下,美国于1917年迫不及待地参加对德作战。 教育阅读网 教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